一、事件:中移動資本手段補齊網絡安全短板,凸顯網絡與信息安全重要性
6月18日,上市公司“啟明星辰”公告,擬向中移資本發行的股票2.84億股,募集資金41.43億元,發行完成后,中移資本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3.08%的股份。更關鍵的是,原實控人自愿、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放棄其合法持有的8.58%股份的表決權,啟明星辰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國移動集團”。可見,此次中國移動入股啟明星辰不是財務行為,所要真正參與企業決策事宜。這一投資的行業背景是,啟明星辰是國內信息安全產品的龍頭企業,其產品及服務涉及安全網關、安全檢測、安全服務、安全監管等。擁有我國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網絡安全研究基地,擁有國家專利400余項(其中60余項填補了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空白),同時也是國內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最多的安全企業。
二、分析:數據安全成為核心議題
(資料圖片)
從宏觀形勢來看,在國家強調網絡強國的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也備受重視,數據安全成為當下數字經濟下數字治理的核心議題,相關監管進程快速推進。尤其是2021年的“滴滴上市”事件對新形勢下的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敲響警鐘。最典型的是,近一年多來,網絡與信息安全相關立法進程大大加快,包括《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規章紛紛出臺。進一步,數據安全相關監管細則制定進程顯著加快。2021年11月,《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審議通過,指出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必須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同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同期。《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則獲得通過,2022年1月初,由13個部門修訂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也對外公布。2022年2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再次公開征求意見。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月中,交通運輸部、國家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修訂發布《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該通知或是對針對類“滴滴上市”此類事件。再如,“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2.2/等保2.0”系列國家標準在“國產化”方面有明確的落實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在5G應用不斷普及的同時,5G應用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這部門是由于,與3G/4G時代,5G時代的數據安全更加強調ToB應用,也就是更強調產業互聯網的應用安全。在2021年“綻放杯”5G應用安全專題賽中,面向行業應用的端到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達到273個,同比增長近4倍。
在另一方面,網絡與信息安全同樣是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領域。對作為信息化國家隊的基礎電信運營商來說,深入介入數據安全領域,乃至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安全技術與體系,是數字經濟背景下的必然選擇。畢竟,從國家政策來說,已經明確鼓勵國內企業投身和掌握網絡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在數據安全日漸重要、國內信創云和“國資云”逐漸崛起的背景下,基礎電信運營商能否具備參與某些關鍵政企應用的資格也或未知。
三、延伸:電信運營商紛紛布局專業領域,戰略意義更為顯著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數據安全領域,中國移動原本已經落后中國電信一步了。早在2019年底的首屆世界5G大會式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就表示,中國電信始終把5G安全服務作為重要的事情來抓,從網絡安全、云安全和數據安全能力,以及嚴格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等環節入手,打造安全可靠的5G網絡和產品,為用戶提供可靠可信的網絡安全服務。近年來中國電信先后揭牌成立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天翼云已有50個資源池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或以上測評,66個資源池獲五星+最高評級。這或使中國電信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實力領先其它電信運營商,能夠滿足了千行百業業務上云和安全建設的整合需求。
于是,對中國移動來說,在自身研發技術投入或相對不足的背景下,在資本市場選擇入股并控股啟明星辰這樣的行業領先機構,或許可稱為是一招妙手,這或可以快速補齊自身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短板。
事實上,從近10年帶哪些運營商專業(分、子)公司設立的節奏可以看到,三大運營商戰略布局重心一直在進化。2012年前后,三大運營商的主要布局思路是錨定幾個戰略性業務設立專業公司,于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領域的專業公司紛紛成立,其中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都于2012年成立,是運營商在上述領域成立時間較早的專業公司。此后到2018年,三大運營商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領域的專業公司才基本布局完成。而在數字化轉型與產業互聯網時代,電信運營商在專業領域的動作或將有更多戰略考量及改革意義。例如:2022年初中國電信集團系統集成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中電信數智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022年5月19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成立。對于前者,筆者認為是中國電信政企事業群改革的重要推進一步,其面向眾多行業成立研究院并與政企事業群深度整合的舉措,被認為有類“軍團”模式意義;對于后者,筆者認為其中存在不少值得關注的運作新機制,尤其是其研發人才激勵及其與省分公司的協作(尤其是項目收入落收方式)給予了相當支持鼓勵(智能科技分公司可直接與客戶簽署服務協議,具備與客戶結算款項能力)。再如,2021年底天翼云“分”(公司)改“子”(公司),其股權多元化協議正式簽署,中國電信同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達成天翼云公司股權多元化協議,致力于將天翼云公司打造成央企改革的典型和樣板。可見,中國電信試圖在政企領域和新興技術領域采取新的組織模式,視圖超越傳統電信運營商可能的僵化國企框架。截至2022年4月底,中國電信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94項改革任務舉措累計完成91項。
那么,接下來中國移動在資本市場的動作會帶來多少實質性產業競爭力,這將非常值得關注。
【重磅】海南論道專題來襲,“碼”上查看: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