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期間,位于柳林縣李家灣鄉上白霜村的呂梁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現場,4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主廠房的澆筑、焊接以及設備安裝等工作。他們寧愿不過節假日,也要搶抓施工黃金期,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
據了解,呂梁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是承載市區和周邊區域垃圾處理的重點工程。該項目總占地面積154畝,總投資7億元,于2020年12月底正式開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明年4月份開始調試試運行,下半年建成投產。投產后,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餐廚垃圾100噸、廢水400噸,可將離石區、柳林縣、中陽縣和方山縣行政區劃范圍內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全部實現環保處理。在此基礎上,將處理后的廢渣生產環保建材、飛灰經固化達標處理后填埋、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由此形成可循環的產業。同時,還可年發電量逾1億千瓦時。
鑒于此,呂梁各地都在為實現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而努力,孝義市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基本建成,汾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容項目前期手續基本完成、餐廚垃圾處理廠完成三通一平……
科學處理垃圾還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把垃圾集中和分類工作做好。為此,呂梁市印發了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行動方案,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組,設立了垃圾分類辦公室,配備了6名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專職人員,突出了體系建設、宣傳發動、示范引領等工作重點,形成了街道、社區和小區積極配合、強力推進的新格局。
與此同時,呂梁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垃圾分類知識及操作辦法更加入心入腦。主要做法是,制作垃圾分類知識系列微視頻,在廣場、公園、社區、公交站等公眾場所,通過電子屏、電子公交站牌等顯示平臺播放。在做好宣傳的基礎上,全市各縣(市、區)加快完善配套設施,突出了示范引領作用。在孝義市,開展“垃圾亂丟”專項整治行動;在文水縣,采用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實行撤桶并站、專人督導、語音播報等;在交城縣,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已立項,該項目能同時處置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和建筑垃圾;在汾陽市,短短40天建成的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投入運行,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編訂了幼兒繪本、兒童讀本……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垃圾分類覆蓋率基本達到30%,有力地提升了人居環境水平。今年年底前,呂梁市將進一步爭取市區和平川四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中陽、柳林、方山將達到30%以上。
(記者 李全明)
關鍵詞: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 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餐廚廢棄物處置中心 全市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