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復」,正在路上
近日,優酷宣布推出六一兒童節超清修復片單,給80后、90后來了一波「回憶殺」。這批片單包含童年經典動畫片《黑貓警長》《哪吒鬧海》《寶蓮燈》;也有古裝武俠劇《仙劍奇俠傳》、95版《神雕俠侶》;還有破案劇《少年包青天》《洗冤錄》等。
Bilibili也正式啟動了動畫4K修復計劃,將持續為制作時間久遠、原畫質較低的經典動畫進行超清修復,并表示后續將采納、吸取用戶的片單建議,不斷擴大動畫作品的修復范圍。其中,首批修復完成的25部作品目前已上線,其中包括《百變小櫻》、《名偵探柯南》系列劇場版(中配)、《迪迦奧特曼》(中配)、《EVA 新世紀福音戰士》、《圣斗士星矢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等。(消息來源于網絡)
隨著修復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的修復技術集智能超分、去噪、去塊、去模糊、生成細節等功能為一體。
解決了早期動畫片模糊、噪聲、損傷等問題后,還能夠運用高精細人臉修復模型、細節再生技術等修復方式,將人臉毛孔細紋、衣服上的紋理等影片中的微小細節進行還原。再將經典內容使用超級分辨率視頻增強,AI機器學習等技術將修復后的分辨率提升到4K水平,使觀眾們不僅能看到更清晰的畫面。
被修復的4K動畫或劇集只有在支持高清晰度的設備上播放才能發揮其身的最大價值,帶給觀眾們更好的觀看體驗。
電視技術術語4K是指3480x2160像素的超高清分辨率。或許它被標記為UHD(超高清)、4K或4K UHD,具體取決于制造電視的品牌,但總的來說沒有什么不同。它顯示的像素大約是全高清分辨率1920x1080的4倍,從而能帶來更高的畫質、更鮮艷的色彩和高度細致的視覺效果。
更重要的是,擁有一臺4K分辨率的設備不需要多部4K動畫或劇集。因為許多4K顯示屏都能夠顯示較低分辨率的圖像——這意味著一些并不高清的畫面在顯示屏上播放時已自動轉化而得到改進。
高清世界: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
1. 高清晰度的開始
如今,觀眾們可以很容易地辨別清晰度之間的差異。然而帶給觀眾們高清晰度觀感體驗的技術并非一蹴而就,分辨率走向了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
上世紀90年代,高清電視(HDTV)(顯示格式有三種,分別為720P、1080i、1080P)在全球的實驗室中誕生。1993年,美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ATSC)標準化了一種新的數字地面廣播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6MHz射頻頻道傳送高清電視節目。
然而轉化過程中最大挑戰是模擬NTSC(NTSC是一種在北美、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區使用的模擬電視色彩系統)傳輸的轉換,因為它需要從復合顏色到分量顏色的良好解復用、降噪、顏色空間轉換以及在NTSC圖像格式化時重新縮放4:3縱橫比,而不是HDTV的16:9縱橫比。
2. CRT顯示器的局限
在轉換所有可能的格式方面得到了解決后,然而最終的顯示質量受到 CRT能力的限制。
CRT顯示器是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Tube)的顯示器,如今除了某些特殊的場合還在使用CRT顯示器外,在絕大多數場合它已經被輕薄、低功耗、低成本的液晶顯示器所取代。圖片來源:Online-tech-tips
因為CRT空間響應是高斯的并且具有平滑的滾降響應曲線,因此隱藏了一些偽影和噪聲。另一方面,它將最大空間頻率響應(尤其是在峰值亮度下)限制在500-600行。此外,ATSC 1.0指定使用MPEG-2(MPEG-2是視訊和音訊壓縮的國際標準)壓縮,視頻限制為8位,其壓縮效率是向電視提供高清分辨率的另一個限制因素。
「超高清」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1. 顯示器向面板的轉化
2000年至2005年期間,第一代高清面板技術出現在市場上——最初是LCD液晶顯示屏,然后是PDP等離子顯示屏。這些面板比大多數CRT顯示器更大更亮,但它們僅限于720x480p60的像素。
不久后,顯示屏標準化為1920x1080p60作為其HDTV格式,嵌入式圖像處理變得更加復雜。而在之后的21世紀,LED顯示屏的發展進入一個總體穩步提高產業格局調整完善的時期,LED系列的液晶顯示屏為提供超高清晰的觀看體驗而日益興起。因此到了2010年,顯示屏已經基本完全取代了CRT顯示器。
2. 超高清晰度迎來曙光
2008年,超高清電視(UHDTV)迎來了曙光(超高清定義了兩種分辨率:4K UHDTV和8K UHDTV)。
隨著技術的進步,「QuadHD」八倍高清問世,這意味著面板具有3840x2160的原生像素陣列,當這些面板變得足夠實惠以投入消費產品時,它們被稱為「UHD(超高清)」。隨著這些UHDTV的推出,藍光光盤協會(BDA)于2015年為藍光光盤標準化了UHD格式。
在格式統一后,人們呼吁以這種新格式制作內容。此后,電影以4K格式制作,由影院主制作UHD;現場節目制作升級到1080p60,可以從中提取HDTV(1080i或720p)并將其上轉換為UHD以進行分發;大型活動制作采用UHD(4K或8K)以及高動態范圍圖像(HDR)和廣色域,通過有線、衛星和互聯網以UHD形式提供。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新的UHDTV顯示器將可用的HDTV節目上轉換為這種新的更高分辨率格式。除了已經可用于上轉換的工具外,圖像處理工具箱的改進包括:HDR處理(杜比視界、HDR10+)、空間域處理、神經網絡(又名AI機器學習)以及支持10位的高級圖像壓縮視頻。
風向藝評
電視顯示屏中嵌入的圖像處理技術一直在穩步改進,可將各種形式的視頻格式轉換為在具有足夠空間質量的超高清電視上顯示。動畫、劇集、電影等文化產物的修復,為觀眾們帶來了更高清的絕佳體驗。
是技術,讓我們的童年回憶不但沒有褪色,反而越來越清晰。
海南論道,提供給視聽人槳與舵,做視聽人的地圖,歡迎你的到來!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