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綠色食品119個,有機食品52個;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800億元,增長25%;現有發明授權量2762件,商標注冊量近萬件……這一個個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南京市溧水區扎實推進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質量強區戰略結下的累累碩果。近年來,溧水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區之路,厚植質量發展優勢,為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提檔升級:食品小作坊上演“變形記”
白馬鎮“浮山小籽花生”因顆粒飽滿、殼薄味甜、口感絕佳,在周邊小有名氣。然而,卻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低價購進外地花生,打著“浮山小籽花生”的招牌售賣,這可急壞了種植戶張可義。
針對張可義的求助,溧水區市場監管局白馬分局建議他盡快為小籽花生注冊商標,對小作坊提檔升級實現標準化生產,并從車間規劃、設備布局、食品安全制度等方面積極協助指導。如今,“浮山小籽花生”已經搖身一變成“金陵名食坊”和2021年度江蘇“名特優”食品小作坊,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在溧水,小作坊由“小散低”向“名特優”轉型升級,實現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雙提升的案例數不勝數。
對與小作坊“痛點”相似的小微企業,溧水區市場監管局也制定《溧水區關于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聘請第三方機構對選定小微企業進行點對點幫扶,增強內生動力,推動其由“低、散、弱”向“高、精、優”邁進。
品牌培育:撬動企業發展新動能
不久前,南京市公布了2021年度市長質量獎獲獎名單,溧水區的艾歐史密斯(中國)環境電器有限公司和南京黃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明榜上有名,分別獲得市長質量獎組織獎和個人獎。
近年來,溧水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鼓勵引導優勢產業龍頭企業爭創各級政府質量獎、“江蘇精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等,以品牌提升為支點,全力撬動企業發展新動能。此外,為發揮標桿企業“頭雁效應”,溧水區將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作為實施品牌戰略重點工作對象,打造優質企業“蓄水池”,形成培育和發展梯隊,支持全區質量水平穩健提升。
2021年,溧水區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0家、“單項冠軍”企業1家、“小升規”100家,認定獨角獸培育企業1家,培育獨角獸企業4家、瞪羚企業22家。天生橋套閘除險加固工程被中國水利工程協會評為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
標準制定:搶占行業發展話語權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標準支撐。溧水區大力推進標準化戰略,幫助標準制修訂企業申報上級資金補助,充分調動各單位開展標準化工作積極性,加快從標準的遵循者向引領者轉變。去年,南京多特工具有限公司主導修訂了國際標準,即獲得質量強省專項獎補資金50萬元。
同時,溧水區建立專利、品牌、標準等“一體化”服務體系,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廣泛宣傳、因企施策,促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全面整合資源,探索建設為廣大企業提供就近就便服務的“質量小站”,為企業提供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12項技術服務事項,覆蓋注冊企業20000家。
目前,溧水區企業主導、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3個(已發布2個)、國家標準21個、行業標準2個、團體標準2個,在國際標準競爭舞臺上嶄露頭角,也為全區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陶燕燕)
關鍵詞: 南京溧水 質量提升行動 質量強區之路 綠色食品 商標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