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夏冰發表《發揮云網融合優勢 讓數字經濟造福每個人》的主旨演講,從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應用、數字化受益者的升級變遷入手,介紹了中國電信在數字經濟的探索和實踐。
數字基礎設施進入算力時代
數字基礎設施正從連接為主的網絡基礎設施,向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加速演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更加暢通。
當前,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核心資源的作用日益凸顯。隨著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云計算正成為增長最快,輻射最廣的算力。中國電信充分發揮網的基礎優勢,把握云的發展方向,在業內率先提出了云網融合的發展理,經過多年實踐,已演進到云網融合3.0的新階段,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優化資源布局,推動DC、網、算力、云、大數據/AI、安全綠色等多要素聚合創新,加快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一是全面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勇當“東數西算”工程主力軍。中國電信構建了2+4+31+X的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布局,部署建設了700余個數據中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一城一池布局邊緣DC,形成中心集群+淺邊緣+深邊緣的層次化綠色低碳算力基礎設施。
二是通過打造邊緣云統一接入、云邊算力靈活調度的新型城域網,大帶寬低延時互聯、東西部算力高效協同的DCI網絡,調布局、優架構、降時延、擴容量、助智能,全面提升網絡基礎設施能力。
三是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大關鍵基礎設施的自主可控力度。中國電信自主研發天翼云4.0和新一代運營系統,實現網絡調度隨云而動,持續提升云網端到端安全能力。
數字化應用進入實體經濟
數字化應用正從互聯網行業向傳統產業加速演進,數字經濟實體經濟的融合進一步提速。中國電信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各個領域深入滲透,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電信以服務民生、賦能實體、造福社會為主線,以融云、融安全、融5G、融數融智為抓手,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國電信的5G定制網項目已超過2000個,并已經覆蓋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的全部15個重點行業,助力垂直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改造。
同時,中國電信積極促進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深度融合,推動城市治理、醫療教育、信息消費等領域的信息化變革,全面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受益者面向全體人民
數字化受益者正從特定群體向全體人民加速演進,數字鴻溝進一步加快彌合。當前數字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從城鎮到鄉村、從中青年到老年,數字化受益群體不斷擴大,全民素質素養和技能不斷提升。
根據中央網信辦發布的行動綱要目標,到2025年全民素質素養與技能要求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中國電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數字生活需求,積極幫助銀發一族跨越“數字鴻溝”,集中力量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貼心、更優質的專屬服務,全面推動各類觸點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
例如,中國電信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一鍵呼入的遠程視頻客服,率先打造愛心驛站,智能普惠型的服務渠道,擴大和豐富適老化終端,依托物聯網、視聯網等能力提供智慧養老,實現“動動嘴、少跑腿、動動手、一鍵通”,讓老年人享受到數字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時積極推廣數字生活服務,推出數字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智慧安防等融合產品,鋪設農村信息高速公路,助力鄉村振興。特別在當下疫情防控中,中國電信發揮大數據、AI等方面優勢,主動擔當行程卡、健康碼等智慧防疫系統的安全運營責任,助力科技抗疫。
“面向老年人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數字技術”,作為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既體現了時代的趨勢與要求,也是中國電信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社會暢享美好數字生活的使命和責任。夏冰表示,中國電信將繼續深入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建設國家數字新基建,提供行業融合新功能,滿足人民智慧新生活,全面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