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國在線音樂與音頻娛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文簡稱TME)(股票代碼:TME)發布了2022年Q1財報。
當音樂獨家版權的優勢不再,TME是否還能續寫穩穩的幸福,是財報最大的看點。根據財報數據,TME 2022年第一季總營收為66.4億元,凈利潤6.49億元,保持住了持續盈利的勢頭,另外,在用戶增長不容樂觀的當下,TME穩步滲透應約付費用戶,付費人數突破 8000 萬,付費率創新高。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當天收盤,股市仍然對TME保有信心,騰訊音樂股價上漲1.22%;同時,騰訊音樂的盤后股價在利好信息的帶動下,漲超3.37%。作為數字音樂隊伍中的強勢一員,在用戶增長趨近天花板后,TME該怎么把故事繼續往下講?
意料之中的小幅收縮
一直以來,相較于其他入不敷出的音樂流媒體,家大業大的TME最大優勢在于其盈利的穩定性,而走過2022年一季度,這份底氣依然還在。
根據TME財報中的數據,騰訊音樂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6.49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Non-IFRS)公司凈利潤為9.39億元,環比上漲7.6%,據悉,這也是TME連續盈利的第14個季度。
先看營收板塊,根據財報數據,TME 2022年第一季總營收為66.4億元。總的營收主要由部分組成,音樂服務營收為26.2億元,社交娛樂服務營收為40.3億元。整體來看一季度的總營收雖然同比下滑了15%,但也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其中,受到版權政策影響,TME其他在線音樂收入(QQ 音樂廣告、轉授權、數字專輯收入等)為6.19億,比市場預期的7.33億低了15.54%,同比下滑 41%,除了廣告和數字專輯與消費低迷,獨家版權優勢不再,騰訊音樂的轉授權收入也受到了影響。
實際上市場對于TME的整體的第一季度并不樂觀,出了去年已經開始的版權政策之外,TME營收的另一大板塊,社交娛樂業務也同樣在Q1收到政策的影響。2022年3 月末,直播監管落地,除了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外,還將取消直播榜單,限制連麥時、次數,從而實現直播行業降溫。
這一政策對Q1的影響力有限,社交娛樂業務仍然是目前騰訊音樂的支柱業務,但對TME來說,在嚴格的監管下與受到大的經濟環境的共振,營收40億仍然同比下滑了21%。但按照公布的數據來看,整體營收與總體與預期相差不遠,市場早已所有準備。
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TME對成本做了壓縮。根據財報,TME的Q1成本費用端,銷售費用同比下滑50%,財報中解釋,這得益于對外部渠道投放的控制以及對營銷團隊的組織優化。有控制,也有放松,在管理和研發費用上,Q1費用率進一步走高至15%。除了收購懶人聽書后,增加的股權激勵和員工勞務成本外,TME也隨之加大了研發力度。
出了盈利之外,TME其他垂直娛樂平臺,還擁有可觀的現金流。根據財報,Q1經營性凈現金流增至近 25 億,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賬面類現金規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短期投資)達到 259 億,較上季度增加 10 億。
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為一家健康經營,規模可觀的企業,TME的數據很大的空間能緩沖,從而達到維穩的效果。但從根本上來說,MAU始終是懸TME在空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實際上,早在四年前,TME的月活就已經達到增長瓶頸,保持在6億水平線上,隨著季度呈現增長或下滑趨勢。到了今年,隨著獨家版權優勢不再,流媒體間的獨家優勢不再,競爭更為激烈。而外部,短視頻等其他媒體形式在更大程度的搶占用戶時間,對于TME來說,花更大成本去獲得小幅度的用戶增長,或許早已不是追求的目標。尤其是現階段,如何把存量用戶發展成付費用戶,或許能帶來更有意義的價值。
落在財報數據上的效果是:TME在今年Q1兩大主要業務的用戶規模環比繼續下降,并且均創了近 5 年新低。
實際上,音樂付費用戶的表現還不錯,在TME看來,如何把“白嫖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是現階段最合適的戰略目標。根據TME去年提出 2022 年的付費用戶增長目標——每季度增加付費 300-400 萬人。Q1音樂訂閱付費用戶數凈增長 400 萬,基本完成任務,用戶總數突破 8000 萬。
盡管從音樂行業的收益來看,在流媒體為版權“流血”的歲月里,音樂行業重新從唱片萎靡的銷量時代中站起來,超過了十年前的產值,但對于流媒體來說,這樣的“流血”是需要另外的營收來補足的。
但在TME另一板塊上,付費用戶增長,就沒有這么音樂付費轉化這么順利了。根據財報,社交娛樂業務上,TME付費率水平多年維持在5%左右,在行業降溫趨勢下,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有限。隨著社交娛樂月活的走低,付費人數呈現快速下滑的趨勢。Q1雖然是社交娛樂人氣旺季,但仍然環比減少了70萬人付費,行業寒冬跡象非常明顯。
實際上,對于TME來說,在各種娛樂方式全面開花的時代,再去談增長是并不現實的,相反,注意力資源正在被分食是不爭的現實,如何去面臨支柱業務萎縮導致也營收下滑,是其現階段最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從解決思路上看,在嚴格的相關政策下,除了進一步開發音樂付費的消費習慣滲透率提升以外,與業內其他公司一樣,在廣告、播客、音頻上加注是否能在未來替代一部分營收壓力,尚未可知。
但正如前文所說,TME作為一家一直以來保持著現金流健康的數字音樂玩家,至少在音樂行業這以賽道上,仍然保有足夠大的領先優勢。對人類來說,至少音樂始終是不能被取代的。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