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了解到,2022年以來,面對散點式疫情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沖擊,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在總量和結構上支持實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一季度,山西省社會融資規模、貸款和存款增量均創歷年同期新高,為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記者了解到,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共同發力,助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截至3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5.32萬億元,同比增長9.3%,較上月末加快1.9個百分點,已連續8個月保持增速回升。一季度,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221.6億元,同比多增1142.3億元,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增量為1569.3億元,同比多增250.8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293.5億元,同比多增160.5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355.1億元,同比多增804.7億元。
各項貸款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57萬億元,同比增速由1月末的11.6%上升至11.9%,較全國快0.85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535.0億元,同比多增214.0億元,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分期限看,短期貸款余額為10660.8億元,較年初增加743.1億元,同比多增414.7億元;票據融資余額為3336.7億元,較年初增加138.4億元,同比多增101.3億元,有效滿足疫情期間實體經濟短期融資需求。中長期貸款余額為2.1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68.3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44.8%,比2020年一季度高8.5個百分點。分部門看,住戶貸款余額為7417.5億元,較年初增加306.1億元;其中,住戶經營性貸款較年初增加185.3億元,同比多增143.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為2.8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62.0億元,同比多增269.4億元,有力支持住戶和企業抗疫情、渡難關。
信貸政策靠前發力。今年以來,全省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貸款增加較多。截至3月末,全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等行業貸款余額合計為2285.5億元,同比增長17%,高于全省各項貸款增速5.1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176.3億元,同比多增90.9億元。其中,民營經濟、普惠小微、涉農貸款增加較多。截至3月末,全省民營經濟、普惠小微、涉農貸款余額分別為8427.1億元、2248.0億元和1.18萬億元,較年初分別增加487.1億元、279.5億元和621.7億元,分別同比多增173.2億元、265.9億元和303.4億元。與此同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中小企業貸款延續量增價減趨勢。截至3月末,全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53.55億元和355.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4%和21.6%,較各項貸款增速分別快8.5個和9.7個百分點;一季度,上述兩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6.06%和5.92%,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39個和0.34個百分點。
各項存款余額突破5萬億元。一季度,全省各項存款余額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較全國增速快3.74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3375.0億元,同比多增1707.0億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為3.0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83.8億元,同比多增271.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為1.2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27.2億元,同比多增858.2億元;財政性存款余額為1647.6億元,較年初增加510.5億元,同比多增660.5億元。
(記者 李若男)
關鍵詞: 社融規模 貸款和存款增量 歷年同期新高 貨幣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