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大熱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簡稱「愛死機」)第三季宣布將于5月20日全集上線,不少國內粉絲充滿期待,微博話題#愛死機第三季定檔520#閱讀量突破2千萬。
作為一部國外動漫作品,「愛死機」卻在國內社交媒體平臺上破圈傳播,儼然已經成為Netflix頂級劇集IP之一。盡管價值觀和尺度存在較大差異,國內抖音平臺由現象級虛擬人柳夜熙主演的短劇《柳夜熙:地支迷陣》以及B站平臺最先鋒最具想象力的短劇《夜貓快遞之黑日夢》在未來感、動漫感等創新方向上與「愛死機」卻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也都獲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正在同質化「紅海」中競爭的短劇是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創新方向上的啟示?中國版「愛死機」能否在短劇內容賽道中產生?
題材創新:遠離「霸總」和「甜寵」
微短劇興起之初,只是作為短視頻平臺內容的一種補充樣態,專業制作力量較少涉足,粗制濫造、土味「霸總」「甜寵」題材扎堆。
受疫情影響,短劇成本低、周期短、傳播快的優勢變得明顯,逐漸成為各大視頻平臺影視內容制作的重點探索方向,專業制作力量也開始布局,短劇內容正在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
云合數據《報告 | 2021連續劇網播表現及用戶分析報告》顯示,用戶對短劇的需求日益遞增, 2021年長視頻平臺共上線微短劇(單集時長20min以下)471部,同比增加171部;正片有效播放34億,同比增長115%。
快手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快手星芒計劃」已推出240部獨播訂制短劇,其中超百部獲得破億播放量。
現階段,如果依然定位為稱為「電子咸菜」或「電子下飯菜」,短劇的價值和潛力就被明顯低估了。短劇也可以成為各大視頻平臺的頂級內容IP,可以撐起一個劇場,甚至是撐起一個平臺。今年年初就有專注于7-10分鐘優質系列內容的大芒APP上線,以「期待下一個7分鐘」為Slogan,著重發力短劇、短綜藝等中短視頻。
這種情況下,同質化的「霸總」和「甜寵」題材顯然撐不起業內對短劇的期望,題材創新正在帶領短劇走出「紅海」競爭。
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在春推會短劇論壇上表示,快手短劇從2020年發力精品劇,主要以女性向內容為主,以男性向、女性向的性別題材為劃分,如今品牌進化到星芒短劇,從原有的男性向、女性向細分進化到按題材劃分:青春勵志、國韻古風、家庭共情、時代旋律,都市職場,這五大品類是現今快手短劇的重點發力方向。
大芒短劇中,《欽天異聞錄》主打古裝奇幻懸疑,《別惹白鴿》則是都市女性情感+懸疑的熱門類型創新,校園喜劇《轟炸天團》是現代軍旅題材;此外,還有《夏蟲可語冰》以冰壺隊講述冰雪體育故事,《皮囊》和《我的超能力沒有存在感》涉及科幻背景,《這個不可以點開》《黃雀紀事》以懸疑為特色。
國韻文化董事長任曉鋒在春推會短劇論壇上介紹稱,短劇大概會瞄準5種類型的劇集:第一種是喜劇,第二是高概念的情感劇,第三是科幻劇,第四是生活話題劇,第五是懸疑劇。
可見,在制作日趨精良的前提下,題材創新已經成為短劇行業的共識。其中,喜劇、科幻、懸疑等題材是最重要的幾類創新方向,期待看到更多題材創新的精品短劇。
形式創新:動漫化,虛擬化
2019年《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橫空出世,驚艷了所有人。截至目前,豆瓣將近40萬人打分的情況下,依然維持9.2分的超高分值,無論是打分人數還是分值都傲視絕大多數的國內外劇集和電影。
制作人蒂姆·米勒認為,哪怕極具實驗性、先鋒性的動畫短片,只要用心制作,都能夠跳出孤芳自賞的桎梏,成為雅俗共賞的作品:
「午夜電影、漫畫、科幻小說一直是我的心頭愛,但在過去幾十年來,它一直被視作只屬于極客和書呆子的亞文化。不過,《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成功讓我意識到,成人向的動畫短片已經開始漸漸成為主流的一部分,這些變化正在一點一點發生。」
在很多Netflix用戶的心目中,并不會僅僅將「愛死機」當作一部動漫短片來看,除了超高的動漫制作技術和審美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其劇情張力和想象力,這一點是短劇這種內容形態進階到高級階段之后可以借鑒的。
至于類型是動漫還是劇集,是真人還是虛擬人主演,可能也就沒那么重要了,「復合型」內容樣態會成為未來趨勢,而短劇形態非常適合在形式層面進行創新和探索,不應該禁錮在長視頻的樣態和制播思路中無法自拔。
2021年虛擬人柳夜熙現身,引發了現象級傳播,其主演的短劇《柳夜熙:地支迷陣》僅有6集,獲得了3億+的播放量,單集最高點贊量接近250萬。
《柳夜熙:地支迷陣》講述的是因天干地支的擅離職守,導致柳夜熙所在的元宇宙出現了時空錯亂,在解決危機的同時,她打算幫助現世界重新建立鏈接,通過元宇宙達成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互相理解。
盡管部分劇情設計還稍顯粗淺,但亦真亦幻的虛擬人與真人出演,再加上絢爛的動畫特效,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加持,還是讓這部短劇獲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柳夜熙背后團隊創壹科技創始人謝多盛表示,柳夜熙只是團隊設想的元宇宙矩陣IP中的一個角色,其他的虛擬人IP也將陸續公開。雖然目前這些虛擬人只以短視頻短劇的形式出現在大家的手機屏幕,但未來可能會延伸到電影等形式。
從《愛,死亡和機器人》到《柳夜熙:地支迷陣》,動漫化、虛擬化會不會成為短劇形式創新的一個重要風向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價值觀創新:先鋒引領,對接現實
短劇是時候亮出先鋒姿態了。
今年3月9日,法國戛納國際電視劇節CANNESERIES公布了競賽單元提名名單,B站出品的短劇《夜貓快遞之黑日夢》入圍CANNESERIES短劇官方競賽單元,成為中國首部入圍該節展官方競賽單元的作品。
《夜貓快遞之黑日夢》是B站微短劇劇場「輕劇場」首部亮相短劇,都市奇幻題材,以「夜貓」投送快遞實現人類的愿望為引子,勾連起13個類型各異的寓言故事。
對于短劇《夜貓快遞之黑日夢》,戛納國際電視劇節藝術總監Albin Lewi這樣評價道:「在我們今年收到的眾多短劇中,《夜貓快遞之黑日夢》的確是最先鋒、最富有想象力的提案之一,讓我們無比自豪地首次邀請中國劇集入選。的確,這部劇成功地從荒誕卻又可信的情境中,創造出情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的故事。每一集都通過結構、象征手法、科學甚至神話特征,融入了對偉大科幻電影的致敬。」
除了題材創新和形式創新之外,短劇在價值觀層面的先鋒性和引領性也亟待加強。《夜貓快遞之黑日夢》就是依靠其絢爛的想象力以及巧妙的劇情設計對當前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和現象進行了諷刺。比如:第一集《分身剪刀》以驚悚的劇情演繹了職場「社畜」們分身的后果。
當然,這種先鋒性、引領性不應該脫離現實而存在,而是在對接現實的基礎上,體現出短劇所倡導價值觀的先進性。比如:《夜貓快遞之黑日夢》第四集《人性抱枕》中「社恐」人士的境遇引發了不少網友共鳴,劇情在腳踩現實生活的同時,傳達了正能量的價值觀,那就是「社恐」人士也可以找到自己的Mr.Right。
芒果TV《別惹白鴿》也是短劇中的精品,除了制作精良以及在主角講述劇情的方式上進行的創新之外,劇情深度觸達當下熱議的女性話題,是該劇獲得破圈傳播的關鍵原因。
白鴿的諧音是「beggar」,意為乞討者,拒絕成為一只「白鴿」,就是要找到自己,并獲得覺醒與成長。導演溫婧說:「我希望那些在困境中的女性,當然不只是女性,而是處于困境中的所有人,在看了這部劇以后能夠獲得力量。如果有一天你在面臨類似她們三個人的困境時。你也能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然后去走出這個困境。」
騰訊視頻熱播短劇《大媽的世界》盡管以已退休的兩位大媽王于田(李玲玉 飾)和楊得馥(穆麗燕 飾)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為主要內容,但卻真正get到了年輕觀眾的關注點、笑點和審美偏好。
國韻文化任曉鋒也認為解決短劇同質化問題,一是需要有一個差異化的世界觀,在世界觀的理解上可以從電影轉移到短劇當中來;二是建立一個有光芒的底層價值觀,短劇的短平快更有助于將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價值觀快速的推進到每個觀眾面前。
頗受眾多年輕人喜歡的短劇應該肩負起這份責任。
短劇,既然站在了創新的風口上,就要做到真正有別于長劇,如果只是長劇的「切條版」或「平替版」,那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當前,內容行業正處于大變革時期,各種新鮮的樣態和體驗層出不窮,短劇有義務、有潛力在內容形態融合創新以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引領內容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4月各省(IPTV、DVB)電視業務活動匯總報告》包括在線教育、增值服務及內容上新等內容,供業界參考。今日流媒體年度VIP免費領取報告PDF版!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13941/keyword_id/392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