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網友向北京青年報記者爆料,在瀏覽某長視頻平臺時偶然發現,諸如《華燈初上》《斛珠夫人》等版權不在該平臺的影視作品,赫然出現在該平臺上。點開進去一看,并非影視劇的完整版,而是影視大V們依照作品的劇集數制作的劇情解說短視頻,以假亂真誤導觀眾。
要知道,長視頻平臺曾多次聲討短視頻平臺侵權。誰承想,在巨大的流量池面前,他們一邊高舉版權大旗“制裁”短視頻,一邊自己卻打起了侵權“擦邊球”。北京青年報記者為此“暗訪”了幾位影視博主,發現在“三分鐘看電影”“五分鐘帶你追完一部劇”的噱頭下,侵權行為屢禁不止背后更多的門道。
現象
屢禁不止 無版權劇集大肆被“解說”
接到網友舉報后,北青報記者在瀏覽了多家長視頻平臺后,發現像《華燈初上》《斛珠夫人》這樣遭遇無版權“搬運”的情況不在少數,部分平臺仍存在大量沒有版權的影視劇切條、剪輯短視頻等內容,甚至還有未經授權發布的電影盜版全片。
臺劇《華燈初上》并未引進大陸市場,北青報記者卻在某長視頻平臺看到已被平臺方以解說形式上線,第一季被分為24集解說,每一集有1分多鐘長度。北青報記者翻看了全部內容,基本上可以了解該劇劇情走向,該劇中的精彩畫面也都在解說視頻其中。除了未引進劇集之外,國產劇也有類型現象,北青報記者在長視頻平臺搜索陳劇《甄嬛傳》,以關鍵詞“甄嬛”為搜索詞,在長視頻平臺可以找到多條內容,劇中重點橋段一一被上傳。無獨有偶,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且試天下》也遭遇了此種情況——不少影視博主為了蹭流量,瞄準時機進行“劇透”,并將劇情解說視頻發布在多家無版權的視頻平臺上引流。
除此之外,在大部分長視頻APP的“影視綜藝”頻道里,都能看到這些影視大V們的身影,他們多以“XX說電影”“XX剪輯”發布“二創”內容,劇目覆蓋國內外的電影、電視劇。
調查
多數平臺對“搬運”和侵權佯裝不知
《電腦報》2021年底發布的一份測試報告指出,“在對影視作品的侵權短視頻管理上,各平臺目前仍以事后下架為主。抖音、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平臺做到了48小時內100%下架侵權視頻,而優酷、騰訊視頻等長視頻平臺的下架率均未超50%?!边@項報告側面反映出,在侵權視頻的主動管理方面,各個平臺的水平差別很大。和抖音、B站等相比,擁有更多影視版權的長視頻平臺及其各自的短視頻產品,在落實平臺主體責任方面普遍表現不佳。
據了解,部分長視頻平臺呈現出“無審核”或者“弱審核”的情況。某影視達人匿名向北青報記者透露,“我在長視頻平臺做了半年的視頻號漲粉80萬,主要就是靠搬運視頻或做短視頻混剪。很多像我這樣的大V在各個平臺都有賬號,他們會利用自己的大V特權,把視頻來回搬運,其他平臺大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p>
為何網站不徹底清除這些無版權短視頻?影視大V何旭天告訴北青報記者,“很多長視頻APP都在扶持自己的短視頻項目,對我們進行‘二創’是支持的,只要不太過分,剪輯時間把握在5分鐘以內,都不會太管?!?/p>
當然,有時候大V權重雖大,但也充當“背鍋俠”,前長視頻版權部工作人員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直言:“現在平臺上有的內容,都是網友自己上傳的。如果版權方找來,我們也可以說網友承擔責任,及時下架就沒事了。”
對于自己的版權被搬運,擁有版權的影視公司是否該維權?某影視公司版權部主任向北青報記者透露:“關于這類現象公司方面有所了解,但是考慮到跟各方都有合作關系,從影視公司角度并不想多事,除非獨播平臺提出異議。否則,雖然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但并不挑事。”
和片段式的影視類短視頻相比,盜版完整影片的侵權情節明顯更為嚴重,也一直是治理和打擊的重點。2021年6月1日新《著作權法》正式施行,對此規定了一系列懲罰措施,大幅提高了侵權違法成本。對于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就在幾天前,因大量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發布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盜版全片,西瓜視頻以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騰訊,索賠800萬元,目前法院已正式立案。
只是,作為觀眾并不能區分版權在哪個平臺,網友秦小姐告訴北青報記者:“從觀眾的角度來講,哪里能看就到哪里看,只要不影響觀感就好?!弊罱K損失的是版權方的利益。長此以往,也將打擊優質內容的生產積極性,損害影視業和觀眾的利益。
出路
長短視頻版權之爭路在何方?
長短視頻侵權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首要的原因自然是創作者和平臺的版權意識不強,以及博取流量、謀取利益等思維作祟;另一方面,與長視頻平臺長期以來形成的用獨家壟斷來獲得競爭優勢的思維不無關系。
相比跨平臺合作,國內視頻網站更傾向于將長短視頻的版權都攥在自己手里。尤其是長視頻網站,總是試圖用獨家壟斷來獲得競爭優勢。獨家授權意味著部分內容渠道被截斷,其他平臺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近,國內影視版權大戶捷成股份對外宣布,旗下公司與騰訊簽訂影視授權合同,以18億的價格將公司總數量不少于6332部影視節目的獨家內容版權授權于騰訊。隨著騰訊此次18億簽約完成,可以預見,未來B站、抖音獲得影視版權的難度將變得更大。某長視頻平臺負責人就向北青報記者透露,“暫時不考慮向短視頻平臺出售版權。”
鑒于此,影視行業資深制片人張雅直言:“長短視頻平臺之間其實合作大于對抗,應尋找出符合‘平臺+版權方+創作者’各方利益的共贏之路,嚴防以版權保護之名行壟斷之實?!庇耙暪拘l總監春曉也認同此看法,“通過短視頻平臺做宣發,各方都有需求,譬如制作二創視頻,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處于版權支配地位的長視頻平臺不應假借維護版權的名義,將用戶的創作一棍子打死。”
但其實,作為新興視頻行業的短視頻,與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的利益博弈,應將其引導為共贏的良性競爭,而不是相互內卷的對立陣營。今年3月下旬,抖音對外發布聲明,宣布獲得搜狐自制的包括《法醫秦明》《匆匆那年》等近百部劇集的二次創作權。這是繼樂視視頻與快手合作之后,長短視頻之間關系緩和的又一案例。據悉,樂視與快手開展版權合作后,合作劇集的日播放量最高有3-5倍的增長。
對此,鯤鵬金翅CEO徐鵬呼吁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業協會等,牽頭推動版權方與各大視頻平臺合作,努力解決視頻平臺上用戶上傳內容的侵權風險,盡快形成長短視頻良性發展的局面。
觀察
長短視頻平臺雙贏整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此前,長視頻平臺曾多次聲討短視頻平臺侵權。為何他們一邊高舉版權大旗“制裁”短視頻,一邊自己卻打起了侵權“擦邊球”?
梳理長短視頻版權之爭,我們發現侵權視頻是所有長短視頻平臺亟待攻克的痛點,不分平臺,也不只是針對短視頻。解決侵權視頻的版權問題,不僅需要各方拿出一個整體規劃和完善機制,更需要雙方公平競爭、協商合作。搜狐-抖音和樂視-快手的合作及其成果,為我們看到批量授權模式或許是長短視頻從對抗走向合作的一種解決思路。果能因此使得長短視頻平臺雙贏,整個行業也將能獲得健康發展。
最新上線 |《報告|2022年視頻平臺分賬新規及趨勢研判》分賬內容正在成為視頻平臺力推的方向,2022在線視頻行業發展有何新趨勢?點擊下方鏈接獲取報告PDF深入了解。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213426/keyword_id/392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