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滴滴出行發布十一長假平臺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期間日均發單量近3000萬單,其中9月30日發單量最高;平臺預測2019年9月30日全國發單量將達到3700萬單,十一期間單量需求相對平緩但仍高于平日,滴滴將投入共計1.7億司機補貼和其他平臺資源,用以緩和供需關系,為司乘雙方的出行體驗保駕護航。
據悉,2019年中秋節當日(9月13日)滴滴平臺全國發單量超出平臺預期,達4000萬單,但通過司機補貼等投入策略有效緩解供需矛盾,節假期間叫車成功率明顯優于往年。基于對往年國慶期間出行場景和數據分析,滴滴將共計投入1.7億司機補貼,用于根據不同城市叫車需求,酌情對熱門城市、城市熱區、高峰時段調整出車獎勵,合理調動司機接單意愿。
七天的國慶假期使長途旅游需求明顯提升,也帶動了火車站和機場出行單量的增長。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城市火車站和機場在節日期間的客流量普遍達到平日客流量的二到三倍,在滴滴平臺以火車站和機場為始發地和目的地的訂單量占國慶期間總單量的10%,但火車站和機場建筑面積大、地形復雜、人流量大等因素對用戶的出行體驗造成了一定影響。
截至目前,滴滴已對全國5600個火車站和機場進行了上車點定位及系統優化,為其中百余個火車站和機場制作500套上車點線上引導并共建專屬區域,幫助乘客在陌生復雜的環境中安全高效的乘車。
滴滴方面表示,通過定位優化、共建專屬區域、線上圖文或AR導航、司機補貼等優化方案,司乘雙方的出行效率和溝通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未來,滴滴將繼續加速火車站和機場優化覆蓋和治理速度。
關鍵詞: 國慶期間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