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滬指周K線已實現五連陽,距3050點附近缺口僅一步之遙。節后開市,又有全面降準生效、國際指數巨頭“加碼”A股即將落地、全球流動性寬松等多重利好因素發酵……
在此氛圍下,有機構樂觀喊出“行情將繼續綻放”,認為科技股有望逐步進入牛市。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從技術面分析指出,短期大盤將進入缺口密集區,向上突破所面臨的壓力較大,可能繼續在3000點上下震蕩。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也提醒道,隨著A股中樞不斷上行,在市場的一片樂觀情緒中更需注意:臨近月底,A股解禁規模環比上升,投資者應以優化行業配置與精選個股為主。
概率:節后5日八成上漲
自2008年中秋節被確定為法定節假日以來,上證指數在中秋節后的首個交易日是六漲五跌一平。
漲幅最大的是2009年,漲幅高達4.76%,跌幅最大為2008年,跌4.47%。從歷史數據看,中秋節后首日A股漲跌交錯,并無明顯規律。
不過,從節后5個交易日的累計數據來看,80%的概率是上漲,此前的數據是九漲二跌。在漲幅最高的2009年,中秋節后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累計漲幅高達9.31%。僅有2011年、2013年的中秋節后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是下跌的。
資金:“活水”持續流入
從資金流向看,截至上周,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9650億元,創今年5月以來的新高。
此外,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額已高達8022億元,創歷史新高。上周凈流入109億元,主要流入銀行、家電和非銀金融等板塊,從食品飲料、醫藥等板塊流出。
在外資不斷流入的新形勢下,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認為,A股有四方面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一是大市值公司將首先受益。二是高股息、低波動個股具備投資機會。三是投資風格理念與國際接軌有望加速,科技新興行業將存在長期機會。四是關注MSCI指數與A股相關的產品及其成分股。
情緒: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上周,全球主要經濟體權益類資產多以上漲為主,避險情緒品種“美元、黃金”回落,人民幣匯率連續兩周反彈。
對此,多家券商研報認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升,做多窗口已經出現。
首先,金融數據有所企穩,8月新增社融1.98萬億元,好于市場預期;8月M2同比增速比上月升0.1個百分點,至8.2%。機構認為,8月社融超預期表明穩增長的托底效果顯現,會增強市場對經濟的信心。
二是,外資將迎來新一輪流入。一方面,QFII與RQFII額度限制取消,有利于吸引更多長線資金。另一方面,9月下旬,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提升A股納入因子、納入A股將生效,預計將帶來近400億元的被動資金凈流入。
三是,上周金融市場再迎利好,9月12日歐洲央行降息并重啟QE。機構認為,這標志著全球流動性寬松的主旋律得到進一步加強。
聯訊證券康崇利策略團隊認為,多重利好一齊助力,市場的猶豫預計會逐步消散,行情將繼續綻放,并向更有廣度、更全面的方向延伸,形成全面開花局面。預計國慶前行情有望沖擊3100點,徹底沖破7月初的高點,為沖擊年內新高做好準備。
方向:科技股或漸入牛市
在投資配置方面,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認為,A股將進入金融供給側慢牛,在此過程中,不能忽視科技與消費的投資邏輯。
近期,科技股受到追捧,股價接連攀升。戴康指出,本輪科技股有望逐漸進入牛市,但節奏方面預計并非一蹴而就,當出現階段性業績不及預期或風險偏好受沖擊時,科技股也會出現較大震蕩調整。
此外,上周三,貴州茅臺等“核心資產”下跌,引發投資者對消費股估值的困惑。
對此,戴康表示,當前消費股估值不斷提升,消費股已由“穩定性溢價”向“估值溢價”轉換。中長期來看,一線白馬和二線白馬均顯著跑贏市場,其中一線白馬顯著跑贏二線白馬。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則認為,立足當前時點,A股秋季行情已起,不過核心資產并不等于白酒加平安。他認為,核心資產不只是白酒、金融龍頭公司。中國版的核心資產就是我國各個領域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50只或100只股票,帶動著各類指數來驅動長牛、慢牛。
關鍵詞: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