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正籌劃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兩期共計60億元中期票據,兩期發行規模各30億元,期限均為3年;兩期評級機構為聯合資信評級,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債項評級均為AAA。
第一期的主承銷商為工商銀行,第二期的主承銷商為建設銀行。60億元中票的募集資金通途均是為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刷屏固收圈!華為境內首次發債 兩期中票共60億
對于即將要登場的華為中票,債券圈已經有固收人士高呼“票面利率高于國債多少不知道,但期待史上最強全場倍數”,而類似的呼聲不絕于耳。
推薦閱讀:華為回應首次在境內發行公募債:現金流仍充裕
華為獲評級機構“點贊”,外部環境成隱憂
華為應付債券逐年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81%,截至2018年底為306.67億元,同比增長5.22%。而根據工行、建行關于推薦華為發行中票的函,華為可注冊的最大中票發行規模為300億元(工行推薦其注冊發行不超過200億元,建行推薦其注冊發行100億元)。
刷屏固收圈!華為境內首次發債 兩期中票共60億
刷屏固收圈!華為境內首次發債 兩期中票共60億
聯合資信將華為定性為一家“100%由員工持股的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將華為經營風險評價結果為A(共A至F六個等級),下設評價要素經營環境、基礎素質、企業管理、經營分析均為1檔;將其財務風險評價結果為F1(共F1-F7七等級),下設評價要素資產質量、資本結構、盈利能力、現金流量、償債能力同樣為1檔。
顯然,華為獲得了評級機構的“贊”。
同樣,因為身處今年以來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斷升級的貿易壁壘摩擦、加劇的外匯市場波動等大環境,聯合資信同樣指出華為公司資產、業務全球化布局存在不確定性和管理難度。同時,華為面臨美國司法部提起的多項刑事指控,存在訴訟周期長和訴訟結果可能不利的負面預期。
此外,聯合資信還指出,華為的研發費用、折舊攤銷等剛性成本持續處于較大規模,若未來業績增長未如預期,利潤增長將承壓。
記者查詢華為2019年半年報,華為流動性良好,其合并資產負債表內流動資產項下的貨幣資金,截至六月末高達2497.31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華為凈資產、總資產分別為2454.87億元和7057.16億元。今年上半年華為營收達到3965.3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達到348.83億元。
評級機構列出華為七大優勢
華為的優勢明顯,這些一定程度上均可以抵消上述不利影響。聯合資信歸納了華為七大優勢,而這也是外界理解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一.其運營商業務經營穩健,擁有通信業界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線和融合解決方案,在基礎研究、專利規模、底層技術支持、5G技術及標準制定等方面構建了顯著的競爭壁壘和規模優勢,規模效益和客戶資源優勢顯著; 二.研發投入力度大,在《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五,截至2018 年底,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 項,其中中國授權專利累計43371 件,中國以外國家授權專利累計44434 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技術優勢非常凸顯; 三. 公司消費者業務占據較強市場地位。根據IDC 數據(Worldwide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華為2019 年Q1 出貨量5,910 萬臺,增長50.2%,全球市場份額從2018 年Q1 的11.8%上升到2019 年Q1 的18.9%,排名第二位; 四. 華為發布業界首款基于3GPP 標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 商用產品與解決方案,截至2019 年6 月底,公司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定了50 個5G 商用合同, 5G 基站全球出貨量超過15 萬個; 五.華為建立了獨特的高效運營管理體系(包括保障業務穩健開展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機 制),以及不斷優化的扁平化管理和差異化激勵機制; 六. 華為資產規模大且持續增長,近年來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不斷增長,整體盈利能力很強;債務負擔較輕,現金類資產充裕,償債能力極強; 七. 華為EBITDA 及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對本期中期票據保障程度高。
關鍵詞: 華為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