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馬傳茂
交行昨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81.8億元,增長1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27.5億元,增長4.9%。
在昨天的中期業績會上,行長任德奇以“穩中有進”四字來點評業績,并特別提到上半年零售業務較快發展。其中,零售金融資產(AUM)較年初增長7.3%至3.3萬億元,是“近三年來最高增速”。
零售業務
稅前利潤增36%
基于向零售業務轉型的策略安排,交行零售業務繼續取得較快發展。上半年,該行零售業務板塊實現稅前利潤151.4億元,增長36%;該板塊營業收入增長25.1%,對全行的收入貢獻也達到37.6%,提升2.7個百分點。
其中,零售存款的增長又被業內普遍認為是零售業務發展的最大支撐。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交行零售存款余額接近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一成,零售存款占比同步提升至32.1%,較年初提升1個百分點。
但與此同時,該行上半年零售信貸資產投放相對放緩,增長不到200億元。其中,交行信用卡貸款余額上半年減少超過500億元,降幅10%。此外,信用卡不良率也從年初的1.52%攀升至2.49%。
在回應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交行副行長侯維棟表示,上半年信用卡業務行業風險整體上升,下階段將加強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在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預計下半年信用卡新增不良將逐月下降,并于四季度趨于平穩。”
同時,交行副行長郭莽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下半年將堅持向零售業務轉型的安排,繼續支持個人貸款。
下半年
以三大措施穩定息差
截至6月末,交行總資產達9.9萬億元,逼近10萬億大關。其中,貸款余額增加近2800億元,存款總額增加3300億元。
郭莽透露,該行今年的整體資產負債擺布計劃是存款增加3000億元,貸款增加3800億元,“貸款增速相對高一些,以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交行凈息差為1.58%,同比上升17個基點,環比下降3個基點。郭莽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主要是二季度負債成本環比輕微下降的同時,生息資產收益率也下降了5個基點。
展望下半年,郭莽認為,下半年息差取決于市場利率變化情況,以及行內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力度。“在沒有重大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預計交行息差保持平穩。目前市場利率在低位、隨著利率傳導機制的進一步釋放,預計貸款定價水平將小幅下降。同時結構性存款、同業負債等市場化負債成本也在下降,這有利于穩定息差。”
郭莽表示,交行將通過三大舉措穩定息差:一是優化資產配置,提高綜合收益,擺布好貸款、債券、同業資產配置和組合;二是加大欠息貸款清收,壓降不產生利息收入的逾期貸款;三是夯實客戶基礎,降低負債成本,同時調整負債結構,置換高成本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