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期內,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500.75億元,同比增長17.68%,增速放緩;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1.01億元,同比增長40.35%;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30億元,同比增長11.48%。
其中,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業務的營業收入為494.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98.81%,該業務的毛利率為19.81%,同比增長0.96%,該業務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5.96%。
整體來看,在2019年第二季度,順豐控股整體毛利率上升至21.50%,環比增加3.5%,是近8個季度的新高。報告期末,順豐控股實現總資產810.37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13.16%;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由2018年12月31日的48.45%上升至2019年6月30日的52.26%。
報告期末的貨幣資金為124.87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7.11%,貨幣資金占總資產的比例,也從上年度末的22.52%下降到15.41%。而報告期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8.17億元,同比增長103.28%,報告稱系本期凈利潤提升及業務量上升帶來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現金流入增加幅度大于購買商品、接受勞務以及支付職工的現金流出增加幅度影響所致。
營業成本上升: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
期內,順豐控股快遞業務件量達到20.17億票,同比提升8.54%;票均收入提升4.10%至23.62元。截至報告期末,順豐控股擁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約28.64萬人。根據2018年財報,截止2018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約29.14萬人(含非全職收派員3.77萬人),其中自有員工4.5萬人, 勞務派遣0.02萬人,其他用工24.62萬人等。
在成本方面,2019年上半年,順豐控股的營業成本為401.52億元,同比增長16.44%。不過,順豐表示,在上半年的成本優化中,運輸成本的優化管控效果明顯,一是對線路進行優化整合,二是進行運力資源組合。在經營風險中,順豐控股也提到傳統快遞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下降,人力成本存在一定的上升壓力。 順豐的應對措施是,引導快遞行業從勞動密集型行業向技術密集型行業升級轉型,把包括在物流底盤優化、系統工具革新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動實現物流全過程線上智能化,減少人力線下操作,同時升級網點規劃和線路布局,借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帶來的影響。
新業務發展:增速較快
傳統快遞業務在2019年上半年競爭依然膠著,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順豐控股繼續開拓快運、同城、冷運、醫藥及國際等新業務。2019年上半年,順豐的各項新業務(含供應鏈)收入占比達到23.66%,占比提升超過7%。
其中,順豐快運業務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50.72億元,同比增長46.99%。順豐快運業務占順豐收入比重從8.11%提升到10.13%,是業務中占比最大的板塊。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2019年上半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23.52億元,同比增長53.93%。同城業務期內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129.13%。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02億元,同比小幅下滑1.56%。供應鏈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8.43億元,其中順豐DHL業務收入自2019年3月起納入順豐控股合并范圍。
關鍵詞: 順豐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