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時表示,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623.08億元,增長3.1%,增幅同比回落6.9個百分點,主要受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
劉昆表示,減稅降費效果持續顯現,稅收增速大幅回落。前7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增長0.3%,增幅同比回落13.7個百分點。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稅收增速大幅回落是此輪減稅降費政策的正常效應,符合市場預期。而且,從未來幾個月的稅收增速情況看,隨著減稅落實落細,減稅效果還會繼續釋放,稅收增速還會有一定回落空間,對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分稅種看,前7個月,國內增值稅增長5.4%,增幅同比回落9.5個百分點,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稅稅率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值稅新增減稅效果進一步放大等影響。企業所得稅增長4%,增幅同比回落9.4個百分點,主要受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影響。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5%,增幅同比回落16.5個百分點,主要受一般貿易進口增速下降、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等影響。個人所得稅下降30.3%,增幅同比回落50.9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調整稅率的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加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減稅效應疊加釋放。
今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開始實施。上半年減稅302億元,5190.5萬納稅人享受該項政策。提高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實施專項附加扣除,累計有1.15億納稅人無需再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
張依群表示,從稅種看,個人所得稅減稅力度最大,且具有明確的減稅指向性,有利于提升家庭消費能力,推動消費轉型升級,對改善家庭教育、醫療、養老等居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此外,增值稅減稅規模最大,標志中國制造業發展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國經濟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中國經濟正以更新的姿態、更大的自信、更強的活力向更高質量的結構轉型邁進。
劉昆表示,前7個月,包括教育費附加在內的專項收入及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在去年同期下降3.1%的基礎上,今年又同比下降0.8%。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減稅降費帶來的收支平衡壓力,大力盤活國有資金和資產,帶動相關收入增加,全國非稅收入增長24.8%,主要是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中央財政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以及部分中央金融企業分紅收入同比增加,合計占全國非稅收入增收額的61%,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15.1個百分點。
關鍵詞: 減稅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