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棺論定,A股市場面值退市第二股終于來了!
深交所決定,雛鷹農牧(002477.SZ,現證券簡稱為*ST雛鷹)股票被強制退市。
深交所宣布雛鷹農牧強制退市
深交所8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4.1條第(十八)項、第14.4.2條的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2019年8月19日,決定雛鷹農牧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同時,公司股票自8月27日(下周二)起進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深交所確認雛鷹農牧強制退市 曾各種“自救”失敗
深交所表示,2019年7月5日至2019年8月1日,雛鷹農牧股票通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上述情形屬于《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4.1條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晚間,雛鷹農牧也發布了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告。
深交所確認雛鷹農牧強制退市 曾各種“自救”失敗
另外,雛鷹農牧已于今年3月1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豫調查字[2019]01),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對公司立案調查。
截至昨日晚間,公司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此番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意味著公司在A股的上市資格將被徹底“注銷”,對相關股票的持有者來說,是個巨大利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雛鷹農牧股東戶數超過18萬戶。
本次停牌前,雛鷹農牧股價報0.69元/股。
面值退市第二股 曾各種“自救”失敗
此番雛鷹農牧被終止上市,意味著其正式成為繼中弘股份后,A股市場第二只面值退市股。
10個多月前,中弘股份已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觸及面值退市規定。經過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后,于去年底正式摘牌,成為A股市場首只面值退市股。
Wind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以來,除少數公司因吸收合并原因主動退市外,多數退市公司都是被強制退市。
強制退市的公司中,因業績連續虧損導致的退市居多。因股價連續低于1元面值而退市的公司目前僅有中弘股份,如今將再加上一個雛鷹農牧。
此外,*ST華信也已觸及面值退市標準,正等待交易所“宣判”。還有不少股票股價在1元附近徘徊,也存在退市風險。
深交所確認雛鷹農牧強制退市 曾各種“自救”失敗
在雛鷹農牧瀕臨退市前,二級市場曾有明顯“自救”行為,不過最終無功而返。
行情數據顯示,雛鷹農牧股價在1元以下越來越低時,為避免退市,曾幾度掙扎。7月24日,有買單將股價從跌停板拉升到漲停板,使當日收盤價維持在漲停狀態。
7月25日,盤中再現大量買單,股價漲停收報0.89元。總的來看,上述兩個交易日成交量較之前劇增。
7月29日,雛鷹農牧迎來生死之局。當天股價若能在0.86元上方,保殼仍有希望。當天盤中,數度有人將股價從跌停板撬開,快速拉升至翻紅。不過,當日大量拋盤最終將股價摁倒在跌停板,提前宣判公司“死刑”。
此后3個交易日,雛鷹農牧股價連續跌停,但仍有資金進場接盤。
除二級市場多次“自救”,雛鷹農牧自身也曾努力“自救”。
7月24日晚間,公司公告稱,與3家供應商簽訂合作成立養殖公司協議,開展生豬養殖,公司以豬舍實物資產出資,供應商以債權+種豬方式出資。
然而公司自己也提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4號《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第七條的規定,新公司能否順利工商登記注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很快,公司就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就上述事項作出說明,其中就包括說明是否在利用信息披露“抬拉股價”。
從財務情況上看,2018年一季度開始,公司陷入連續虧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每股凈資產已淪為負值,為-0.0033元,意味著公司已“資不抵債”。
雛鷹農牧預計何時摘牌?
根據相關安排,雛鷹農牧將自2019年8月27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19年10月15日,退市整理期間,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不計入退市整理期。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整理期業務特別規定(2017年修訂)》的相關規定,雛鷹農牧承諾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間,將不籌劃或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
另據深交所相關規定,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退市公司股票予以摘牌。這意味雛鷹農牧股票最終摘牌時間將為2019年10月16日,屆時雛鷹農牧的股票將正式從A股市場除名。
值得一提的是,過往案例顯示,進入退市整理期后,相關股票均上演連續跌停走勢,股價風險仍不小。
以此前退市的中弘股份為例,2018年11月16日至2018年12月27日為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進入退市期后,中弘股份曾連續10個交易日跌停,其股價最低跌至0.20元/股。整個退市整理期中弘股份累計跌幅達到70.27%。
關鍵詞: 雛鷹農牧強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