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液賣不動了,轉戰中成藥又遇虧損難題……今年上半年,莎普愛思“成績單”不太好看。
8月17日,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普愛思)發布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其中營收下降兩成,凈利潤幾近腰斬。而寄希望于銷售“十全大補丸”等中成藥來謀求轉型,卻又陷入虧損泥潭。
滴眼液營收持續下降莎普愛思業績大不如前
2014年7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后,莎普愛思業績表現一直良好。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7年,莎普愛思分別實現凈利1.31億元、1.76億元、2.76億元以及1.46億元。
而滴眼液產品一直是莎普愛思的營收支柱。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7年,莎普愛思滴眼液為公司貢獻收入分別為5.08億元、6.64億元、7.54億元及6.85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66.35%、72.03%、77.03%及73%。
然而,遭遇2017年年底的“神藥風波”后,莎普愛思滴眼液銷量持續腰斬,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也大幅下滑。2018年,莎普愛思滴眼液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2.58%至3.25億元。直接導致莎普愛思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營收6.07億元,同比減少35.3%;凈利虧損1.26億元,同比減少186.42%。
而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4億元,同比減少19.45%,其中滴眼液產品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1.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9.75萬元,同比減少49.50%。
莎普愛思在財報中也表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9.50%的主要原因系滴眼液產品的銷售量同比下降所致。
除了品牌美譽度受損等因素影響,莎普愛思認為,其業績下滑也與政策環境有一定的關系。2019年上半年,隨著一系列醫改政策的推進和醫藥監管新政策的實施,醫藥制造業的發展面臨更大挑戰和調整而增速放緩。
靠中成藥轉型失利 三年業績未達預期商譽減值1.78億
實際上,在“神藥”風波之前,為了降低單一產品比重較大帶來的經營風險,莎普愛思就已經開始謀求轉型,加碼中成藥市場。
2015年11月,莎普愛思以3.46億元的價格,從吉林省東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豐藥業”)手中買下了強身藥業100%股權。
強身藥業是一家以中成藥為主打產品的公司,其產品包括四子填精膠囊和復方高山紅景天口服液等。
在收購時,東豐藥業曾對強身藥業未來三年的業績做出過承諾,并與莎普愛思就未來三年的利潤補償作出了約定:2016年到2018年考核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000萬元、3000萬元和5000萬元。如未達目標,則差額部分由東豐藥業以現金補足。
然而現實是,強身藥業連續三年均未能實現業績承諾。
2016年,強身藥業凈利潤125.39萬元,完成率僅12.64%;2017年,強身藥業實現凈利潤1028.42萬元,完成率34.28%;
值得注意的是,“神藥”風波后,強身藥業在2018年上半年增加了十全大補丸、鎖陽固精丸等新的銷售品種,試圖利用這些“男性健康”產品打開新局面,但效果卻不盡人意。
年報顯示,2018年強身藥業的業績出現“倒退”,虧損高達802.31萬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莎普愛思對收購強身藥業股權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損失1.78億元。
2019年上半年,這些中成藥產品同樣表現不佳:強身藥業營業收入711.59萬元,同比下降41.85%;凈利潤為-757.35萬元。
莎普愛思指出,強身藥業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其產品目前處于市場推廣階段,產品的品牌及口碑的積累需要一定時間;另外,為拓展銷售渠道降低部分產品的價格。
一方面,昔日的明星產品滴眼液風光不再;另一方面,靠收購轉型中成藥市場失利。莎普愛思的破局之路依舊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