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淮汽車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其7月份銷量為2.76萬輛,同比下降27.29%;1至7月份,江淮汽車累計汽車銷量為26.27萬輛,同比下降9.46%。
江淮汽車iEVS4 截圖來源:江淮汽車官網
就車型來看,江淮汽車本月各條產品線全線下滑,尤其是在乘用車方面,轎車銷量同比銳減77.49%至1071輛,SUV銷量同比下滑44.6%至6691輛;MPV銷量同比下滑41.85%至2094輛。商用車方面,江淮汽車7月份銷量為27555輛,同比下降27.29%。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江淮汽車近兩年來的財報顯示,其凈利潤持續下跌。其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滑62.83%至4.32億元,2018年又同比暴跌282.02%至虧損7.86億元,創下自2010年以來最差凈利。
而頹勢今年并未得到扭轉。2019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江淮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9.13%,僅為0.65億元。
此前不久,江淮汽車曾因排放問題引發的上億元罰單被推至輿論風口。據悉,去年4月9日,北京市環境局對江淮生產銷售的江淮牌HFC5043X XYP71K1C2V車型進行了新車環保一致性抽檢。檢驗報告顯示,江淮汽車三輛新車檢測結果中的車載診斷系統(簡稱OBD系統)功能性檢測不符合標準要求。據統計,江淮汽車在北京市場銷售的同型號車輛累計765輛,約占其2018年載貨汽車銷量的0.29%。
在延期至今年5月16日的聽證會舉辦之后,7月6日,江淮汽車公告稱收到一張由北京生態環境局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單。北京環境局認為,江淮汽車的行為涉嫌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并沒收違法所得87.9836萬元,處貨值金額(0.85億元)的二倍罰款1.69億元,合計1.7億余元罰款,創下國內車企因排放問題罰款的最高紀錄。
近日,此事又有新動向。8月7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針對上述行政處罰決定單,向國家生態環境部提起行政復議,請求撤銷或變更相關處罰,復議申請已于本月5日獲得受理。這意味著江淮汽車的排放造假問題最終處理結果還要等待進一步審核。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此次被處罰的汽車屬于江淮商用車板塊。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8年,江淮汽車的商用車板塊分別貢獻了48.68%、44.59%的營收。而2017年江淮乘用車的毛利率為11.24%,到2018年,其毛利率跌至4.12%。
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了罰單事件的重創之后,江淮汽車將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產銷數據顯示,上半年江淮汽車持續向新能源市場發力,其純電動乘用車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61.79%,達4.08萬輛。而隨著新能源車型補貼退坡后,7月份江淮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1738輛,同比下滑66.5%。(付玉梅)
關鍵詞: 江淮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