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話會議上,該公司領導不斷強調,渠道創新需要時間,下沉市場需要時間。同時表示,年初立下的銷售增長26%目標還不能保證。
昔日的白馬股涪陵榨菜(002507.SZ)“白馬失蹄”,因半年報業績低于預期,近幾日股價大幅下跌。
涪陵榨菜“坐不住了”。8月2日,其召開的上半年經營情況電話交流會議上,涪陵榨菜總經理趙平回應稱,涪陵榨菜并非賣不動了,更不是“爆雷”。
然而,在經歷7月31日的一字跌停和之后連續兩天的下跌后,涪陵榨菜股價在8月5日繼續下跌,截至收盤,跌幅為3.12%,股價報收22.38元,總市值跌至176.66億元。僅四天,涪陵榨菜市值蒸發金額就高達約44億元。
股價大跌源于涪陵榨菜7月30日晚間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涪陵榨菜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86億元,同比增長2.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5億元,同比增長3.14%,業績增幅回落到個位數,創上市以來最低增幅。
8月1日,涪陵榨菜證券事務代表工作人員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半年度業績放緩,一是因為宏觀消費端乏力,收入端增長放緩;二是由于二季度公司增加了管理轉型以及渠道建設的費用投放。
然而,涪陵榨菜業績放緩背后,折射出的行業天花板則更引人關注。
銷售費用激增
7月30日晚間,涪陵榨菜交出了一份不盡如人意的半年“成績單”。
盡管涪陵榨菜上半年業績數據仍在增長,但在增長速度上明顯放緩。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增幅均不足4%,處于上市以來的歷史最低位,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凈利潤出現大跌。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涪陵榨菜2016?2018年這3年來的半年報發現,其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60%、30.59%和34.11%,凈利潤的同比增速也一直保持中高速水平,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7.38%、48.38%和77.52%。
因此,涪陵榨菜在2019年上半年業績增速回落至個位數,業內反應強烈。從單季度看,今年一季度時,涪陵榨菜的凈利潤還同比增長了35.15%。但第二季度直接極速下滑, 營業收入僅5.59億元,同比增長0.56%;凈利潤1.60億元,同比下降16.18%。
對此,涪陵榨菜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是由于二季度增加了約3000萬元的銷售費用來做渠道建設和管理調整,直接影響了利潤。“同時,二季度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了一塊土地,用于理財的資金有所減少,相應的理財收益降低。”上述涪陵榨菜相關人士補充道。
據公開數據顯示,涪陵榨菜在二季度加大了營銷活動及渠道開發力度,銷售費用增速明顯。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涪陵榨菜2019年第二季度銷售費用率為22.1%,同比增長5.5%,銷售費用率的提升拉低公司凈利率至28.6%,同比減少5.7%。
與此同時,涪陵榨菜對渠道也加大了布局。據8月2日的上半年經營情況電話交流會議顯示,涪陵榨菜今年在渠道裂變方面新開發了600多個縣城,“目前不是很穩定,貢獻還不大,需要時間磨合。”相關領導表示。
東北證券研報預測,在今年整體營業收入增長遲緩的情況下,預計涪陵榨菜下半年銷售費用率仍將維持高位。并且新增銷售人員以及開拓經銷商都將導致較多的人員以及營銷費用支出。
此外,在電話會議上,該公司領導不斷強調,渠道創新需要時間,下沉市場需要時間。同時表示,年初立下的銷售增長26%目標還不能保證。
高管頻頻減持
此外,年報中透露的另一個信息,也從側面折射出了涪陵榨菜提升業績的緊迫性。涪陵榨菜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其應收賬款余額高達4721.73萬元,環比增長500.77%;同期預付賬款也達3.89億元,比期初增長了6464.16%;兩者均巨額增加。
涪陵榨菜在半年報中解釋稱,應收賬款激增系公司為加強新品銷售、增加空白市場和提高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對部分市場部分客戶采取滾動賒銷政策,且所有賒銷款不超過一年,年底收回。
業內有觀點認為,這是涪陵榨菜為了緩解業績增速放緩壓力,對經銷商放松放款賒銷政策、降低考核難度,以激發經銷商積極性。但其做法又導致了應收賬款高企,為后續業績埋下隱患,可謂是“雙刃劍”。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大幅回落的情況下,報告期內,涪陵榨菜還增加了遼寧開味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泡菜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眉山4萬立方米榨菜原料池建設項目、惠通2萬噸原料池及廠房建設項目等投入。
如此大的產能規劃,涪陵榨菜能否消化?“產品投放是和市場需求有關系的,本身規劃的時間是中長期的,有2?3年或3?5年的周期,并不代表這些產能明年或者后年一定會投放。”上述涪陵榨菜證券事務代表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時代周報記者梳理2015?2018年年報可以看出,從業績規律來看,涪陵榨菜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均高于下半年。在今年上半年業績不達預期的情況下,可預見涪陵榨菜2019年下半年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進入2019年,涪陵榨菜高管頻頻的減持動作,也引發諸多猜想。
5月19日,涪陵榨菜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賀云川減持約30萬股,套現892.32萬元,超出其減持計劃上限3153股,構成違規減持,原因系“配偶誤操作”。此外,截至3月31日,公司股東東兆長泰已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636萬股;截至5月31日,公司董事袁國勝減持計劃完成,共計減持公司股份4萬股。
多元化發展碰壁
近幾年,涪陵榨菜為了維持高營業收入和利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調價、多元化布局“左右開弓”。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相關研報發現,涪陵榨菜2016年以來至少進行了4次提價。其中, 2017年11月,脆口榨菜從175g包裝降低至150g,主力榨菜由88g降至80g,實現間接提價;2018年10月底,宣布上調7個單品的產品到岸價格,提價幅度約1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涪陵榨菜實現營業收入、利潤和股價的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價。但是提價策略也是雙刃劍,有觀點認為,價格頻繁上漲就是涪陵榨菜增幅放緩的原因。
上述涪陵榨菜證券事務代表工作人員則表示:“前兩年調價是因為生產成本大幅上漲。未來是否提價我們會結合成本、同行業情況以及宏觀經濟,謹慎考慮。”
實際上,除了提價策略,涪陵榨菜也在進行多元化發展來應對風險。2014年,涪陵榨菜推出了海帶絲和蘿卜干等新產品;2015年,涪陵榨菜以1.29億元收購了惠通泡菜,正式進入泡菜市場。
但從數據來看,涪陵榨菜的多元化發展效果并不明顯。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榨菜實現營業收入9.24億元,同比增長3.30%,占營業收入的85.11%,而其他佐菜開胃菜、榨菜醬油、泡菜等業務只占零頭。
“多元化轉型是一個體系工程,要有整個頂層設計、營銷策略、專業團隊等。從涪陵榨菜轉型的失敗可以看出,在多元化進程中缺乏核心競爭力。”朱丹蓬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
關鍵詞: 涪陵榨菜市值蒸發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