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龐大的老齡人口不斷增加,與之對應的是勞動人口比重占比下降。
一旦勞動力嚴重不足,這對個人來說,將意味著家庭負擔加重;對社會來說,意味著經濟發展停滯,科技進步放緩;對國家來說,意味著財政困難。
這個時候,人多力量大的口號就可以發揮用途了,當然,這個“人”指的是擁有勞動力的人。當下勞動力人口難以改變,那么就要發展未來勞動力。
50年代鼓勵多生的政策也有這個因素的考慮。因人口過多實行的“計劃生育”那是后話了,不可否認的是,人多確實為國家的初期發展做出了貢獻。
如今,缺乏勞動力的問題再次出現,很有意思的是,雖然老人數量多,勞動人口少,這反而容易導致社會生育率降低,進入一種老齡化循環。
當下老齡人口比重大,他們能夠影響政策傾斜度,使自身享受到更多利好政策。另一方面,龐大的老齡人口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群體,政府會對他們施以更大的財政支出。
這些負擔最終會通過稅收的方式,讓當下輸出勞動力的年輕人去承擔。同時考慮到生孩育孩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在無形中增大,生育意愿受到影響。
在扶老負擔依舊不小的情況下,即便存在一定程度的生育鼓勵,也對提升生育意愿的目的收效甚微。
如何平衡贍老與養幼的問題,是能否解決老齡循環一大前提。
關鍵詞: 生育率越低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