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疑似"行賄風暴"!暴風集團實控人被抓!400億市值已跌剩5%,開盤接著數跌停?暴風迎來"風暴時刻")
暴風集團迎來猛烈“風暴”!
7月28日傍晚,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先生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據第一財經報道,知情人士表示,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知情人士還透露,與馮鑫被相關機關采取控制措施相關的,還有8名人員,這8名人員中既包括暴風集團內部工作人員,以及前工作人員,也包括在MPS并購過程中為馮鑫工作的公司外部人員,其中包括暴風集團前董秘畢士鈞。
暴風集團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公司管理層將加強管理,確保公司的穩定和業務正常進行。同時,公司將制定相應工作管理辦法及應急預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項經營活動平穩運行。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件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而這也是繼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博信股份董事長羅靜被抓后,又一位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暴風影音”之強大至今猶記,暴風集團上市之初股價之瘋狂亦仍歷歷在目。據媒體報道,當時暴風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66個百萬富翁,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本人賬面身家也超過百億。
然而, 7月25日,兩份執行裁定書顯示,法院通過財產調查系統對暴風集團的銀行存款、車輛、房產、股權及其他財產進行調查,未發現暴風集團有其他可供執行財產。
4年之前,暴風集團的最大市值超過400億,創造了股市神話。但去年該公司卻虧了將近11億,今年一季度賬上凈資產僅六百多萬元。這個過程究竟發生了什么,讓暴風集團深陷風暴之中?
因何出事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馮鑫被抓可能與收購MPS有關。但具體細節并不清楚。隨后,第一財經報出,馮鑫此番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以下簡稱“MPS”),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據一財報道,與馮鑫被相關機關采取控制措施相關的,還有8名人員,這8名人員中既包括暴風集團內部工作人員,以及前工作人員,也包括在MPS并購過程中為馮鑫工作的公司外部人員,其中包括暴風集團前董秘畢士鈞。
2016年,為收購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浸鑫基金”),以2.6億元撬動52億。根據光大證券此前披露的信息,浸鑫基金共募集資金52億元,其中優先級出資人民幣32億元、中間級出資(即夾層資金)人民幣10億元、劣后級出資人民幣10億元。
據悉,10億劣后資金大部分由馮鑫負責募集。馮鑫此次事出,可能事關這10億劣后資金募集過程中的回扣和行賄行為。
“暴風”斷崖
暴風集團于2015年3月上市。最初發行價為7.24元,上市后股價瘋漲,曾創40天36個漲停的紀錄。在2015年5月末股價達到327.01元,漲了44倍,市值達到400億元以上。據媒體報道,當時暴風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66個百萬富翁,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本人賬面身家也可能上百億。
然而,僅僅四年之后,暴風集團就被莫名的“暴風”無情地刮到了谷地。據暴風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暴風集團2018年實現營收11.23億元,同比下降41.34%。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10.9億元。暴風集團表示,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暴風TV的虧損。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暴風TV虧損高達11.91億元,流動資產為4.1億元,流動負債16.6億元。
再來看看暴風集團的市值,截至7月26日最新收盤,市值僅為20.8億元。也就是說,與最高峰相比,暴風集團市值跌去將近95%。
今年以來,情況仍未好轉。據暴風集團2019年一季報顯示,該公司首季營業收入為7120.51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1.60%;凈虧損1749.5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954.17萬元。截至今年3月末,暴風集團總資產為12.17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12.42億元同比下滑2.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684.66萬元,較2018年年末的2423.45萬元下滑71.75%;流動資產合計6.09億元,較上年年末的6.2億元下降1.77%。
7月13日,暴風集團披露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計2019年上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3億元至2.35億元。虧損幅度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據經營情況對主要資產的預計可收回金額進行了估計,為公允反映公司財務狀況,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約1.63億元,其中暴風智能對行政、線下銷售等部門進行了調整,估值預測有所下降,進行初步測試,預計商譽減值約1.27億元;應收款項按賬齡計提壞賬準備約3500萬元;公司本期發生訴訟賠償費用約2000萬元;公司互聯網視頻業務及互聯網電視業務受競爭加劇影響,收入及毛利率持續下降。
“暴風”已空
在上述財務數據當中,2000萬元的訴訟費用尤其引人關注。可以公司早已經是官司纏身。其實,早在兩天之前,就有媒體報道,暴風集團已經無財產可供執行。這意味著這家攀登過400億市值高峰的上市公司,目前可能已經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的空殼。
據暴風集團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末,該公司總資產為12.17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12.42億元同比下滑2.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則僅為684.66萬元。這表明,公司已經走到破產邊緣。
從7月25日兩份執行裁定書來看,法院通過財產調查系統對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暴風集團)的銀行存款、車輛、房產、股權及其他財產進行調查,未發現暴風集團有其他可供執行財產。法律文書顯示,兩樁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分別為北京學之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摩柏時空廣告有限公司,被執行人均為暴風集團,均涉及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涉及金額未披露。
7月24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院對兩樁案件裁定終止執行程序,將暴風集團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進行信用懲戒,“發現被執行人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再次申請執行。”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暴風集團有三條失信信息,立案時間分別為今年3月14日、4月8日和6月14日。6月14日立案的案件中,暴風集團涉及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為支付16.88萬元,暴風集團“全部未履行”。
馮鑫三敗
去年這個時候,曾有媒體這樣寫到:暴風迷失在風暴之中,而馮鑫依舊莽撞,看似又回到了創業初期,“像個沒頭蒼蠅,我特別不想知道未來是什么樣的,就想有一天死在路上就好了。”那么,百億馮鑫為何走到這步田地?還真可能與他誤打亂撞有較大關系。
坊間一直都有一種說法:暴風是小樂視,馮鑫是賈躍亭。但馮鑫對此并不認同。然而,從人生軌跡和其賭性來看,卻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現在看來,馮鑫在暴風集團上市之后,至少有三敗:
一敗,上市之初未抓緊做再融資。在樂視市值來到2000億巔峰的時候,暴風的市值也來到了400億巔峰。在那個時候,暴風集團沒有選擇借著火爆的市場再圈一次錢,反而醉心并購。當時,該公司高調宣布,向“全球DT大娛樂”戰略轉型,將VR、體育、電視作為未來的主力方向,并擬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收購影視公司稻草熊影業、游戲公司立動科技、游戲發行公司甘普科技的股權和團隊,以完成目標生態的搭建。
“生態”這個詞是不是相當的眼熟?沒錯這是賈躍亭PPT上當時經常會出現的一個詞匯。然而,暴風多次定向增發融資計劃均未獲批。有時候機會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暴風錯過了2015年再融資的最佳時期,接下來的日子很快就碰上了再融資及并購的嚴監管。
二敗,激進并購。近期,招商銀行起訴光大證券的一個案件當中,其實暴風集團也是主角,而且可能損失慘重。2016年,暴風體育擬收購MPS,這家公司當時估值高達10余億美元,但暴風體育只做了2億元人民幣A輪。看起來,這又是一個“蛇吞象”的游戲。
怎么個“吞法”?暴風集團開始冒險之旅:首先由光大資本正式設立了結構化基金浸鑫基金用于跨境并購,其中,光大資本作為劣后級合伙人出資6000萬元,暴風集團劣后出資2億元,招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優先級資金分別出資28億元和4億元。2016年5月23日,浸鑫基金迅速收購了境外版權公司MPS。但很快MPS公司就陷入經營困境,并于2018年10月宣布破產清算。這意味著52億元打了水漂,并將暴風集團拖入深淵。
暴風集團的公告顯示,該交易導致公司產生了1.4億元的權益性減值及4800萬元的壞賬損失。2019年5月,光大證券旗下公司光大浸輝和上海浸鑫起訴暴風集團,要求后者及馮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約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三敗,戰略失誤。除了再融資和激進并購。在產業發展戰略上,馮鑫也是連番吃土。此前,在VR這個風口上,馮鑫著力頗多。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VR并未成為爆款,反而在2016年開始降溫。此前馮鑫在暴風魔鏡的B輪融資中,與中信資本等投資方簽訂了一個“對賭”協議:如果暴風魔鏡2020年沒有上市或被并購,馮鑫要回購股份。但由于VR行業失去魔力,中信資打算提前撤資,為了不給暴風集團造成負面影響,馮鑫以自有資金償還了5000萬元,但依然欠款4000萬元。因此,中信資本在2018年申請凍結了馮鑫的327萬股股份。
除了VR,暴風TV亦虧損累累。財報顯示,2018年,暴風TV虧損達11.91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暴風TV(暴風智能)長期的價格戰也讓暴風集團元氣大傷。為了和樂視競爭,2015年,暴風TV把40寸電視定價為999元,這款人氣產品一直處于虧損售賣狀態。后來,互聯網電視領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個行業又需要巨資投入,但暴風集團并未抓住資本市場給予的機會。
幾年之前,雷軍曾給馮鑫總結了著名的三個點:第一,你找的方向不夠大;第二,你得找個人幫你;第三,你對錢認識不深刻。現在看來,這三點好像切中要害。
暴風之后
7月28日,暴風集團實際上一共披露了8條公告。除了馮鑫被抓一條之外,還有一條比較重要。那就是《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將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這條公告顯然是奔著“保殼”去的。
疑似行賄風暴!暴風集團實控人被抓!400億市值已跌剩5%,開盤接著數跌停?暴風迎來風暴時刻
公告顯示,2019年7月19日,暴風集團與暴風控股有限公司簽署《解除一致行動協議》,雙方同意解除原于2015年7月6日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解除在暴風智能采取一致行動的約定。同時,暴風集團近日收到深圳風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撤銷董事提名權委托通知函》,風迷投資撤銷公司在暴風智能董事會1名董事提名權。公司同意風迷投資撤銷該委托,不再行使風迷投資對暴風智能的1名董事提名權。
因上述情況,暴風集團將失去對暴風智能的相關經營活動的主導作用,將喪失對暴風智能的實際控制權。因此,暴風智能將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公告認為,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從財務指標來看,按變更之后的指標核算,今年一季度暴風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權益為2130.52萬元,而變更之前,這個指標只有684.66萬元。由于凈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則會觸發上市公司退市條件,因此此舉可視為暴風集團“保殼”策略。
早在7月18日,馮鑫還參加了北京轄區深市上市公司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在當天的網絡投資者接待會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會不會退市?半年報凈資產為負了嗎?”馮鑫對此回應稱,目前公司積極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堅持應對面臨的困難,目前未觸及退市條件。
不久的將來,暴風集團會不會迎來退市風暴,可能還要取決于與光大證券那場官司。據投中網報道,在上述并購MPS一事后,如果暴風輸掉了和光大證券的官司,將負債30多億元。那意味著,暴風集團這種可憐的凈資產可能還不夠“塞牙縫”。
馮鑫其實有兩個標簽:一是山西互聯網企業家,二是金山系員工。在此之前,活躍在舞臺上的山西互聯網企業家一共有三個:一個是百度的李彥宏,一個是樂視的賈躍亭,還有一個就是暴風影音的馮鑫。如今,只剩下李彥宏與蹣跚的百度獨舞。而金山系培養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馮鑫。只是,最終決定命運的可能還是人的性格和與生俱來的文化。馮鑫之后是否還有暴風,或者說,暴風之后是否還有馮鑫,可能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但這終歸是PC播放時代的一個重要印記,可惜亦是必然!
關鍵詞: 暴風集團400億市值已跌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