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被做空的陰影猶存,做空機構又將槍口對準了國產體育品牌。
艾媒網獲悉,7月7日,沽空機構Muddy Waters Research渾水發布報告稱,安踏通過控制大多數一級分銷商來給利潤注水,建議沽空安踏。7月8日早盤,安踏體育跌近9%。午間,安踏體育公告,公司股票在港交所短暫停牌。停牌前,安踏體育報每股51.25港元/股,較上一交易日跌7.32%,市值蒸發109億。
不過,今天上午,安踏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 9點開始復牌并對做空報告內容進行了澄清。
安踏被指秘密控制分銷商
渾水發表對安踏體育的做空報告《ANTA Part I: Turds in the Punchbowl》指出,雖然從營銷及運營角度上看,安踏是一家實體企業。但在實體經營背后,安踏通過私下控制一級分銷商大量虛增其利潤率,其領先行業的利潤率充滿水分。因此,渾水認為,投資者不能相信安踏體育的財務數據。
渾水在上述報告中明確提出,已經掌握實際的證據證明安踏已經控制了大量的旗下分銷商。其數量達到27個,而有25家屬于一級分銷商。而從總量上看,安踏控制的分銷商約有40家,其中40多家為一級分銷商,而安踏控制的分銷商占安踏品牌銷售額的70%。
盡管安踏一直強調一級分銷商的獨立性,但在安踏的高管層面,公司控制著一級分銷商早已不是個秘密。他們也往往將其分銷商叫做“子公司”。渾水為此采訪了安踏的四名前高管和一名主要分銷商的前經理,他們均承認這一事實。
據5名相關人士稱,安踏體育在分銷商上進行了投資,并在人事上有更多的控制權,子公司人事經理、財務經理以及負責下訂單的副總經理等三個職位必須是安踏體育集團的人。
多次被做空機構瞄準
這并不是安踏體育第一次遭到機構做空,此前安踏體育已經遭遇Blue Orca 及GMT Research Limited兩家機構的做空,做空報告均指向安踏體育過高的利潤率和財務作假。
2018年6月,GMT Research Limited發布報告稱,包括安踏等多家中國體育用品公司財務造假,虛報利潤,涉嫌以欺詐的手段夸大收入與利潤率。隨后,多家公司澄清該指控毫無根據。
今年5月30日,Blue Orca在香港舉行的基金會議Sohn Conference上,建議沽空安踏體育,認為公司夸大旗下品牌Fila(斐樂)的零售銷售收入,估值有34%的潛在跌。
該負責人指出,此前安踏體育高層在公開場合透露2018年斐樂對安踏的流水貢獻超過100億元,但安踏體育并沒有在披露斐樂更多的具體收入和數據。據此,該機構認為斐樂在內地收入被安踏過分夸大,且存在不透明的情況。當日,安踏體育一度跌超12%,觸及43.5港元低位。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安踏實現營收2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4.4%,穩居中國本土運動品牌第一;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32.9%,達41億元,保持了5年業績兩位數增長,并創造了安踏歷史上最佳業績;其中從產品品類看,2018年服裝品類占據總營收61.0%,鞋類收入占總營收35.8%,服裝成為安踏的支柱產品。
安踏價值仍被多方看好
不過,和做空機構的態度截然不同的是,近期已有多家外資行及投資機構卻高度認可安踏體育的未來價值,并適度調高了目標價格。
7月5日,德意志銀行發布報告稱,將安踏體育股票目標價從45.5港元上調至50港元,并維持買入評級。
6月28日,高盛發布報告稱,給予安踏體育12個月目標價為66港元,并重申“買入”的投資評級。高盛表示,對安踏持積極看法,原因在于預計安踏和斐樂品牌將作為現金牛,為集團的擴張提供穩定的銷售增長和優勢利潤,且安踏有望通過擴大其擁有60%股權的Descente和新收購的58% Amer Sports來加強內地滑雪和戶外用品的市場潛力。
高盛還表示,內地政府制定支持基建設施的投資政策,以鼓勵參與滑雪活動,特別關注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高盛認為,考慮到安踏品牌的價格點,即提升中的香港消費者的可支付能力,公司可以通過在東盟的滲透率去尋求全球的拓展機會。
對于此次做空,不少投資者也表現“淡定”,認為遭遇多次做空的安踏體育實際反向證明了公司存在的未來價值。市場曾經將安踏和李寧兩大國產體育品牌視為消費白馬股,并認為安踏有八年九倍的增長潛力。
安踏:僅是對分銷商做出指引
今日上午,安踏體育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9點開始復牌,重新恢復交易。并對渾水報告做出了澄清。
對于渾水控制分銷商問題,安踏表示,所提到的25家分銷商均為獨立于公司的任何關聯人士,且無關聯的第三方;集團分銷商擁有自身的管理層團隊,作出獨立商業決定,并擁有獨立于安踏的財務及人力資源管理功能,且并無相互控制關系。
安踏稱,由于集團大部分分銷商均是于該地區內唯一銷售集團產品的分銷商,在其各自的分銷協議所列明的指定區域內銷售集團的產品,故集團在銷售及營銷策略、市場管理及表現考核系統等方面會提出更多的指引及與彼等保持定期溝通,以確保于該區域集團的產品獲得業務成功。
對于安踏分銷商為何又被稱作“子公司”的指控,安踏回應,有時候部分分銷商為了推廣業務便利,會自稱為集團“子公司”或“分公司”,而并非以法律的定義來表述。安踏表示,有關稱呼并不是有意建立,亦未確定一個法律關系,而僅表示其為安踏品牌的一份子。
體育行業發展勢頭較好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安踏體育屢次遭做空機構狙擊也是因為發展勢頭較好。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隨著中國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不斷增加,體育消費市場將有更大增長空間。
另外,大健康背景下參加鍛煉人群持續增長,發展空間大。隨著全民健身政策的出臺和引導,國民強身健體意識不斷增強, 2015-2017年中國參加鍛煉人數不斷上升。從體育人口數量占比角度來看,中國體育人口占比與美國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隨著體育用品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進駐體育用品行業企業數量也呈現遞增趨勢,2016年中國經營體育用品企業數量已突破上千家,企業之間競爭激烈。
未來,體育電商的發展將為體育行業帶來新機遇。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雙十一狂歡節中國體育人群互聯網線上體育用品消費額相較2017年雙十一體育銷售額有所增加,漲幅達17.6%,平臺交易人數也進一步上漲,漲幅為11.4%。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人們對于運動需求的日益增長,體育用品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關鍵詞: 安踏市值蒸發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