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雪制藥收到深交所監管函,這是其因2018年年報問題第二次被深交所“特別關注”。此外,公司也于近期對深交所此前問詢的近10.6億元往來款問題做出了回復。
但是,市場上對于香雪制藥在報告期內簽訂的藥材合作金額同比增速過快、將近5億元資金打入注冊資本僅100萬元的公司賬戶不收利息、與房地產公司簽訂中藥合作協議等問題的疑問依然存在。
針對此事件,《證券日報》記者電話采訪了香雪制藥董秘徐力。徐力表示:“公司基于藥材市場的判斷和自身經營情況與這幾家中藥材企業有合作事宜,但是合作結果不是很理想,不過最終還是將預付款收了回來,保障了資金安全。”
逾10億元往來款引質疑
香雪制藥的這筆巨額往來款還要從公司與3家上游供應商簽訂的中藥材合作協議開始說起。
根據已披露信息,2017年12月份,香雪制藥旗下子公司云南香格里拉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健康”)與陜西龍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龍祥”)簽訂中藥材大品種合作的協議,云南健康向陜西龍祥支付了3.54億元往來款,根據協議可分配不低于年化收益率7%的項目利潤,陜西龍祥則負責合作項目資金的保管和使用。
而在2018年上半年,云南健康又與廣州市中芝源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芝源”)和茂名市恒發藥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茂名恒發”)簽訂了《2018年度集團戰略采購合作協議》。并分別向中芝源和茂名恒發支付了2.17億元和4.89億元預付款,香雪制藥對上述資金享有不低于7%的年化資金收益。
由于上述合作,香雪制藥合計向這三家公司支付了約10.6億元往來款。截至2019年4月28日,上述資金均已收回,但除與陜西龍祥的合作資金收取了2105.22萬元的經營收益之外,并未對其他兩家收取任何費用。
深交所因此質疑上市公司是否構成對陜西龍祥、中芝源、茂名恒發的財務資助,并要求結合報告期內藥材消耗及最近三年向中芝源和茂名恒發的采購情況說明簽訂大額采購合作協議的合理性。
對于深交所的質疑,香雪制藥回復表示,公司2018年有加強中藥材采購成本控制和保證產銷的需求,需要建立廣泛穩定的藥材供應渠道,因此開展了上述合作,但是由于中藥材市場行情產生變化,收回了預付款項,未構成財務資助。
部分疑問仍然存在
香雪制藥的回復讓這筆款項疑云告一段落,但是有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回復并不買賬,認為公司還存在不少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閱陜西龍祥的注冊信息時發現,陜西龍祥成立于2002年,行業代碼為房地產開發經營,在2018年8月3日才將行業代碼變更為中藥材種植,經營范圍也從裝飾裝修工程的施工、房地產開發及銷售等內容進行了變更,變更后加入了中藥材種植等內容。
相關公告顯示,云南健康與陜西龍祥于2017年簽訂有效期2年的中藥材《項目合作協議》,根據簽訂合作協議的時間節點,云南健康其實是與身為房地產公司的陜西龍祥簽訂了中藥材合作項目。
對于這一疑問,易觀醫療分析師陳喬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行業內的企業對于合格供應商的界定有自身驗收標準,采購的貨物必須要合法且質量合格,但購銷資質還是要看各地的規定,不過香雪制藥與此前經營范圍是房地產的公司簽訂中藥材采購確實不符合常理。”
對此,徐力向記者解釋稱:“由于目前中藥材行業的管理比較粗放,陜西龍祥也有這方面的業務,公司和陜西龍祥在中藥材采購方面已經有很多年的業務合作基礎,因此才會有此前的大品種中藥材項目合作協議。”
此外,此前三年來香雪制藥與中芝源和茂名恒發兩家公司發生的采購額合計僅有4472.5萬元,而此次簽訂的《2018年度集團戰略采購協議》金額合計接近15億元,較平時采購金額高出數倍。
陳喬姍向記者表示:“香雪制藥的中藥材采購協議與部分供應商之間約定的采購金額增加到此前數倍,除非公司在銷售端有較大突破才符合正常的商業邏輯。”
同時,由于茂名恒發成立于2018年1月18日,且注冊資金僅100萬元,深交所對上市公司將約4.89億元資金打到其賬上的做法表示質疑,有投資者對香雪制藥“雙方有合作互信、互惠互利的商業信譽”含糊的說法并不買賬。
不過徐力向記者表示,“此前跟茂名恒發的業務團隊有較好的商業往來,為了使得雙方合作更加規范,對方在2018年設立了公司”。
關鍵詞: 香雪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