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誕生,外資正式入局國內銀行卡清算業務也將指日可待。
昨日,央行發布消息稱,根據《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等規定,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審查通過了中國銀聯的申請,特向其頒發《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這意味著,作為承擔國內銀行卡跨行交易轉接清算職責的中國銀聯,從獲準開展業務正式變成“持證上崗”。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首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誕生,更大的意義在于為外資銀行卡組織獲準進入中國國內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做鋪墊。
去年11月,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審查通過了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通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這是第一家外資背景的銀行卡清算機構,也有望拿到國內第二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銀聯全球發卡量
累計超75億張
截至目前,國內銀行卡清算業務一直是銀聯一家獨大。近期銀聯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占全球銀行卡清算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并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銀行卡發卡和受理規模進一步擴大,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75.9億張,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7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超過5370萬家商戶和286萬臺ATM(自動柜員機)。
由于此前中國的銀行卡清算業務只有銀聯一家在做,并無準入管理概念。2015年《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簡稱《決定》)的頒布,明確了銀行卡市場全面實施準入管理,2016年頒布的《辦法》更是明確境內外銀行卡清算機構在依法取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后,可專門從事銀行卡清算業務。
對于正式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中國銀聯方面表示,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確保銀聯卡清算業務基礎設施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切實防范清算風險,維護支付體系穩定,保護持卡人合法權益,聯合產業各方共同開展支付科技創新和便民支付服務。
此外,央行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有序推進銀行卡市場準入工作,持續完善銀行卡市場監管體系。
外資卡組織
有望獲得第二張許可證
由于銀聯此前已經在從事銀行卡清算業務,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此次監管部門為銀聯頒發首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更大的意義是為了外資銀行卡組織獲準進入國內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做鋪墊。
“以前就銀聯一家做銀行卡清算業務,也就無所謂是否有牌照。2015年頒布的《決定》明確了銀行卡市場全面實施準入管理,意味著允許別的境內外銀行卡組織來申請在國內開展同類業務,也就有了牌照的概念。”上海一銀行業分析人士稱。
2018年11月,央行發布公告稱,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審查通過了連通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連通公司是美國運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并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美國運通品牌。開放銀行卡市場有利于為產業各方提供多元化和差異化的服務,提升我國銀行卡市場服務水平。
因此,根據《辦法》,作為第一家外資背景的銀行卡清算機構,連通公司將在今年11月之前提交開業申請,該公司也有望獲得第二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并在不久的將來正式入局國內銀行卡清算市場開展業務。
資料顯示,連通公司注冊時間為2017年10月17日,注冊資本10億,由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國運通公司(分別由旗下兩家子公司入股)各自出資50%。
國際卡組織對于進入中國市場“摩拳擦掌”多年,Visa和Master等外資卡組織曾透露,對中國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表示歡迎,期待早日在中國開展境內業務。據媒體報道,Visa和美國運通此前均向央行提交了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材料,而成立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成為外資卡組織進入人民幣清算市場的重要戰略之一。
關鍵詞: 銀行卡清算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