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蔡徐坤微博一億次轉發之后,流量明星數據造假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6月10日,粉絲經濟下催生的流量明星應援類APP星援被警方查獲。據了解,該APP主要是為流量明星粉絲提供做數據的橋梁,粉絲通過該類APP綁定微博小號為偶像做數據,與此同時,APP借此牟利,據相關媒體報道,星援APP半年內吸金近800萬元。
據了解,星援APP此次主犯蔡某某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已被豐臺檢察院批捕。
流量明星粉絲相互較勁
應援類APP從中獲利
事實上,在粉絲經濟產業的催生下,類似星援APP的刷流量軟件不勝其數,例如愛應援、超應援等都是與星援類似的APP。
不過,《證券日報》發現,目前,在星援APP被查獲之后,同類的粉絲應援類APP均無法正常使用。有粉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天早上醒來之后,想著給微博超話一鍵簽到,而愛應援、超應援等應援類APP都無法正常使用了。”
粉絲小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類粉絲應援類APP是追流量明星的必備應用。“我追的明星發布微博之后,數據組就會分發任務,數據中,最重要的是微博轉發量,就是我們粉圈中常說的‘輪博’。”
如何使用這些應援類APP,小王以超應援類APP向記者舉例,這類APP通常在應用商店無法搜索到,粉絲需要通過微信掃描公眾號安裝APP,用自己常用的微博賬號登錄APP,需要購買金豆綁定小號輪博,一般情況下,充值1元可以獲得100個金豆,綁定一個小號需要10個金豆,將小號全部綁定之后,可以設置輪博的微博鏈接、時間間隔等,隨后就會自動轉發。
實質上,流量粉絲的虛假流量在早些時候就被注意到,去年8月份,通過《偶像練習生》爆紅的新晉流量明星蔡徐坤,因新歌短期內超過一億次轉發引發關注。除蔡徐坤之外,王俊凱、易烊千璽、吳亦凡、鹿晗、迪麗熱巴等流量明星的多條微博轉發量都超過了百萬次。
而通過近年來的偶像選秀節目出道的新晉流量孟美岐、吳宣儀,朱正廷、范丞丞、李汶翰等人,微博轉發、評論、點贊數也均達到了幾十萬。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數據是流量明星競爭對比的重要途徑,每一家都在比拼數據,誰都不想被比下去。
與此相對應的非流量明星微博轉發,則是另一番景象。例如:趙薇的微博轉發在萬條左右,評論在千條左右;周冬雨的微博轉發、評論、點贊均在萬條左右等。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這才應該是比較正常的微博數據。流量明星粉絲之間的相互較勁,已經進入了惡性循環。
數據造假造就“虛假繁榮”
粉絲稱數據吸引品牌商
事實上,除了這些應用APP,微博也在利用流量明星粉絲謀取利益之外,微博平臺本身也是流量明星粉絲之間爭斗最大的平臺。
例如:明星超話粉絲榜,是流量粉絲的必爭之地,超話閱讀量、帖子、粉絲數、以及超話榜單排名,都可以直接衡量流量明星的熱度。不過,目前而言,由于粉絲行業亂象,超話注水的現象比比皆是。
為了造成“虛紅”的假象,《證券日報》記者曾持續關注參加某檔選秀中的選手,其超話粉絲數在深夜激增近萬人關注,而從新增人數來看,都是些“僵尸用戶”,注水嚴重。
除了超話之外,微博的明星勢力榜,也是流量粉絲比拼的平臺。明星勢力榜分為內地榜、港臺榜、新星榜、練習生榜、亞太榜、組合榜等多個榜單,各家粉絲為了一爭高下,需要對榜單進行打榜,榜單的數據包含微博的閱讀人數、互動數、社會影響力、愛慕值、正能量值。其中,互動數據需要粉絲對微博進行轉發,而愛慕值榜單則需要粉絲對明星贈送鮮花,10朵鮮花需要20元,每朵鮮花可貢獻2個愛慕值,6月10日,愛慕值排名第一的周震南共收獲18210愛慕值,需花費18210元。
此外,通過選秀比賽出道的選手將會自動歸入新星榜,想要進入內地榜或者港臺榜等榜單,需要由粉絲打榜,新星榜月度前三名可“搬家”成功,有粉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搬家”不僅是明星之間的競爭,更是粉絲之間的競爭,而為了成功“搬家”,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粉絲甚至需花費近百萬元。
在被問及為何會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為喜歡的流量明星做數據時,上述粉絲表示,一方面,數據是明星商業價值的直觀體現,同類流量明星免不了會進行數據上的比較,我們普遍認為數據做的越好,商業價值越高;另一方面,現在的選秀節目很多,通過比賽出來的一人一堆,但是他們并未突破固有圈層,大眾認知度并不高,只能通過將數據來吸引品牌方獲得認同感。
事實上,在部分品牌商來看,選擇這些流量明星實際上是非常劃算的一筆買賣。“相比大牌藝人,一些小流量明星的報價并不高,但他們的粉絲死忠度較高,有一定的帶貨能力,通過我們的品牌,他們也可提高大眾認知度,這無疑是雙贏。”有品牌商如此表示。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粉絲經濟行業并不規范,并朝著一個太不正常的軌道發展,才會出現星援APP這類利用粉絲心里謀取利潤的情況,其實,數據造假并不可取,行業需要回歸理性,不必盲目追求數據。
關鍵詞: 蔡徐坤微博上億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