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白菜還便宜!在線精品課程1元就賣
在線教育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呈爆炸式興起,它打破時間和空間界限,更多的人通過在線方式享受到個性化教育。與此同時,令許多在線教育公司苦惱的是,他們辛苦打磨出的課程被一些人非法下載并在網絡交易平臺上公開售賣。
價值數百元精品課程不到10元起售
在線教育正進入高速成長期。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330億元。“在家就能上名校,在家就能有名師。”省去路上的時間精力成本,在線教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選擇。
原創內容和優質課程成為各在線教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各在線教育平臺的重點投入方向。在線教育領域內產生的原創教學內容、視聽影像資料、卡通動漫形象等日益豐富,大量版權內容和作品開始批量涌現。
許多在線教育企業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來打造課程產品。
“為保證課程質量,我們的老師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作業幫副總裁蘇靜介紹,該公司教師團隊中985/211大學、重點師范大學、國外留學畢業教師占九成以上,主講教師團隊教學經驗均在5年以上。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上崗后,還有一系列培訓考核測評。除了有“好老師”,作業幫還有一套匠心課程開發體系。“所有系統長期課程均需在開課前6個月制定教學大綱,教學大綱緊扣教學知識點,提前3個月確定講義內容,提前2個月進行課程試講和試運營;同期課程還要經過‘三審三校’;課程上線后還要在學校中調研,根據學生反饋情況調整課程內容。”
然而,令蘇靜郁悶的是,作業幫傾力打造的“作業幫一課”從2018年開始上線以來,在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上以“比白菜還便宜的價格”叫賣,標價僅“1元”“5元”“8元”“10元”不等。
蘇靜直言,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公司的知識產權,用戶更難感受到在線教育的精髓。“目前我們的在線課程課堂形式早已不是冰冷死板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輸出,在上課過程中,會同步使用多樣化的學習輔助手段,如‘搶麥連麥’‘語音互動’等,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優質內容盜版猖獗,免責聲明就能免責?
半月談記者在一些App上搜索發現,不僅僅是作業幫的課程內容被廉價叫賣,學而思、猿輔導、凱叔講故事以及北京四中等教育培訓機構、公立名校的課程也被打包叫賣。
“小中高大全套”“視頻+習題+講義”“永久包更新”“小學全套3元,初中全套3元,高中全套3元,全部打包僅售8元”“全網最新最全,無需下載,在線視頻學習”……半月談記者看到,這些打包的資料不僅有視頻音頻,還有講義、習題;不僅有幼小銜接課程,還有小學、初中、高中課程。
在一些賣家的售賣頁面,半月談記者看到一份“免責聲明”:“本店資源均通過網絡等公開合法渠道獲取,該資料僅作為閱讀交流使用,并無任何商業目的,其版權歸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店不對所涉及的版權問題負法律責任。”該免責聲明還聲稱,“如版權方、出版社認為本店行為侵權,請立即通知本店刪除物品,所標識的價格,是對本店搜集整理,加工改資料以及本店運營必須的費用支付的適當補償”。
商家的“免責聲明”是否真能免責?多年來一直從事互聯網知識產權研究的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趙占領律師告訴半月談記者:“無論通過什么渠道獲取,無論售賣價格多少,只要未經授權,將他人的課件在網上公開傳播或提供復制件給其他人,都屬于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據了解,目前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均遭遇過不同程度的侵權,不法分子或機構通過電商平臺大量售賣破解版在線教育課件牟取暴利,還有的通過“拼課”“反編譯”等手段,非法獲得在線教育平臺上的相關課件數據和技術方法,隨后利用技術系統在互聯網上販賣課件,從中謀取違法所得。
構筑行業“版權護城河”
在互聯網知識付費越來越普及的當下,如何打擊盜版侵權,如何給高質量高水平的內容提供商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非常急迫的話題。
以作業幫為例,其旗下包括“作業幫一課”在內的大量在線教育直播課、錄播課內容被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在一些電商平臺、二手交易平臺進行交易。“作業幫自主研發、設計制作了超32000節各類課程,擁有大栗、雪球等原創卡通動漫IP及課件。有幾十個研發人員對我們的課件采取技術保護措施,如屏蔽鏈接地址、使用動態水印和網絡加密技術等,但仍無法完全杜絕惡意的網絡下載傳播和盜鏈行為。”蘇靜說,“網絡盜版行為損害了教育企業的利益,影響教育行業整體生存環境。”
自2005年開始,國家版權局等有關部門連續10余年開展“劍網行動”進行專項治理,效果初顯。由于網絡上侵權盜版行為不斷翻新花樣,打擊網絡侵權盜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些受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士認為,“劍網行動”在短期內對于打擊網絡盜版起到積極作用,但是網絡盜版是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的監管,還需要各方共同參與。
趙占領分析認為,目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猖獗的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網絡交易平臺多遵循“通知刪除規則”,被動處理網絡盜版,在主動打擊方面措施有限;二是網絡盜版行為違法成本比較低,尤其是著作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比較低,而且沒有懲罰性賠償機制,權利人起訴維權往往得不償失;第三是監管部門缺乏常態化的監管措施。
針對此,趙占領建議,首先,網絡交易平臺加大管理力度,對侵權賣家給予更嚴厲的處罰,如關閉網店、扣除保證金等;第二,盡快完成著作權法的修改,提高法定賠償的上限,增加懲罰性賠償;第三,監管手段也需更新,構建常態化治理機制,如建立專門的部門,通過技術手段及時有效地發現和查處網絡盜版行為。
作業幫在今年4月24日召開的版權保護科普日活動中,呼吁在線教育企業聯合起來,積極推動在線教育內容版權化,建立教育版權保護聯盟,構建行業“版權護城河”。(記者 原碧霞)
關鍵詞: 在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