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奔馳1.5萬手續費待解 踢爆萬億市場潛規則)
“現實問題是,客戶在任何一家4S店買車,如果不做任何汽車金融套餐消費,4S店會以各種理由推脫,不賣車給客戶,因為4S店沒有綜合利潤可賺。”一家金融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一位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讓奔馳一家4S店和“奔馳金融服務費”成為網絡最大熱點,以及人民日報與新華社等主流媒體持續關注點評。除了質疑發動機的質量問題,厘清一筆進入私人賬戶的1.5萬元奔馳金融服務費,也是女車主的核心訴求,這也引來了許多購車網友的極大共鳴。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即便中國車市遭遇了28年來首次銷量下滑,汽車金融市場仍然在高速發展,相關公司利息收入保持50%甚至翻倍增長。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汽車金融領域的一些費用已成為行業毒瘤,消費者無力改變只能被動接受,亟待主管部門的監管和規范。
就車主被迫交納金融服務費1.5萬一事,梅賽德斯-奔馳14日發表聲明稱:一向尊重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運營,不向經銷商及客戶收取任何金融服務手續費;梅賽德斯-奔馳公開并反復要求經銷商要誠信守法,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進入私人賬戶的
奔馳金融費
“我可以全款買這輛車,你們讓我做奔馳金融貸款,說利息低。我說我不想貸款,你們各種引誘我買。引誘我買之前,有說有金融服務費這一筆錢嗎?”對于奔馳女車主這一詰問,4S店以及現場奔馳相關人士沒有當場作出回答。她還說,“奔馳金融費用,不知道出于何處,沒有人給我解釋。”
記者注意到,上述經歷引起許多購車網友的共鳴。當天,奔馳女車主帶了銀行卡,先前往4S店的財務室刷首付、保險之后,被帶到一處做奔馳金融的確認,最后被要求支付一筆1.52萬元的費用,并且不能前往財務室刷卡,只能轉入一個私人賬戶。
“奔馳金融服務費是騙錢,肯定也欺騙了其他車主。你們胡亂收費,現在避重就輕。”對于支付了利息還要交納這筆費用,女車主非常不解。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已是行業慣例,早已見怪不怪。
上述金融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現在汽車銷售利潤有限,大概2%~3%左右,為了留住客戶和自身利益所在,4S店在銷售時配套各種各樣的服務套餐,包括按揭、融資租賃、上車牌、搖號、上保險等。
剛剛登陸港交所的東正金融,專注提供購買豪華品牌汽車的汽車金融產品和服務。東正金融在招股書中介紹,豪華品牌汽車經銷商通常就轉介的每筆成功貸款,向汽車金融服務提供商收取500元到1000元的一次性費用。
萬億汽車金融市場的毒瘤
“這是汽車整體生態鏈的問題,已經成為行業的毒瘤了。”對于記者樂觀希望汽車金融市場規范的想法,業內人士不以為然,認為亂收費的現象會長期存在下去。
2018年中國車市遭遇28年來首次銷售下滑,但是汽車金融市場一直在迅速發展。多家上市公司車企的2018年報顯示,盡管銷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暴跌,但是汽車金融業務在迅猛增長。以長城汽車為例,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受益于消費者使用汽車金融進行購車,2018年度汽車金融業務發放貸款規模達到177.85億元,實現利息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105.76%。
難道車主一定要在4S店辦理貸款?一位4S店工作人員私下表示,“一般不允許這種,我做了這么多年都沒有遇到過客戶能夠在外面做貸款的。”因為不會配合車主提供貸款需要的資料。
“走訪所有的銷售終端和4S店,幾乎都離不開這些套餐,手續費是金融產品提供商(奔馳汽車金融)與大區銷售、代理以及4S店都需要分成的利潤。”上述金融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這是汽車整體生態鏈的問題,已經是行業的毒瘤。因為汽車金融公司也從中分得不菲的收入,所以存在默許甚至縱容4S店向客戶多要錢,這在相當程度上傷害客戶利用金融工具的積極性。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車企可以采取直接降價的方式進行促銷,也可以采取貼息鼓勵辦理汽車金融的方式。貼息一般是車企銷售公司來承擔,銷售公司計入營銷費用。貼息會讓消費者覺得享受實惠,所以利于多賣車,所以車企會賺錢,4S店也可以鉆空子收手續費賺錢,所以在這個套路中廠家和4S店都賺錢了。
“二手車市場的金融消費也很混亂。”某汽車金融公司創始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介紹,無論是購買新車還是二手車,消費者被收取手續費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價格會比較高昂。4S店收取手續費的現象會更高頻一些,尤其是針對一些比較好賣的車型,而且大部分不會開發票。他表示,“給消費者更低的利率,收取更高的手續費,所以消費者維權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關鍵詞: 汽車金融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