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季度就業晴雨表: 杭州薪資漲幅最快,深圳最受求職者關注)
本報記者 周慧 實習生 趙煒 北京報道
導讀
今年政府工作的頭等大事就是穩就業,一季度的就業情況到底怎樣?《2019年一季度人才流動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依舊是求職需求最旺盛的城市,杭州、成都等新一線城市求職熱度上升迅速、薪資漲幅也較快。
金三銀四是每年的招聘、跳槽旺季,也是臨近畢業季,人才市場流動旺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層面。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就業情況到底怎樣?
4月9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58同城招聘研究院獲得的《2019年一季度人才流動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依舊是求職需求最旺盛的城市。與此同時,杭州、成都等新一線城市求職熱度上升迅速、薪資漲幅也較快。其中,杭州企業支付薪資為8684元,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成為熱門求職城市。
此外,高校畢業生找工作的情況是冰火兩重天,今年財務、工程類專業走俏。有高校老師表示,今年學校的招聘會明顯減少。
“如果想從事媒體工作,與武漢相比,北京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更好一些,招聘也多一些。”準備北漂的武漢某211高校碩士小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漢工資較低,既然都要在外面工作就選北京。
新一線城市成“新寵”
除了北上廣深,去哪里找工作機會比較多?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招聘需求前十城市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北京、上海、重慶、杭州、武漢、鄭州、東莞。與2018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前十城市未變,一線城市仍是招聘需求最大的市場。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長三角、珠三角都是招聘熱門區域。從人力資源流動和市場活躍情況來看,長三角和珠三角依舊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
新一線城市招聘需求增幅明顯。成渝作為西部新一線城市表現很搶眼,成都排在第二名。中部的新一線城市武漢、鄭州雖然排名靠后,但也超過不少東部城市,其中鄭州招聘需求較2018年一季度增長29.05%,同比增幅最高。
從招商勢頭和經濟發展現狀來看,新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城市發展快車道,招聘就業的蓄水池不斷擴容,人才需求自然快速增長。2018年鄭州常住人口增長25.5萬人,常住人口總量突破千萬大關;2018年成都人口增量達到28.5萬人。從人口吸引力來看,鄭州和成都都是中西部強市,和旺盛的招聘需求一致。
從求職者角度來看,人才市場呈現什么趨勢?根據該報告,2019年一季度,各城市求職活躍度均有所上升,在求職熱門城市中,北上廣深依然是求職首選。其中,深圳成為求職者最關注的城市,北京排名第二。
新一線城市的求職熱度增幅顯著,近年來新一線城市大力推進人才戰略,給出了落戶、就業支持、安家優惠等系列政策,對人才的吸引力持續擴大。
報告顯示,杭州求職者人數同比增幅達到35.1%,成為2019年第一季度求職熱度增幅排名第一的城市。長沙求職數同比增長34.25%,躋身最熱門求職城市前十,增幅排名第二。
哪個城市薪資漲幅快?
人才隨著資本流動,哪座城市收入性價比最高?
上述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上海企業支付薪資依然穩居第一,平均支付薪資9723元/月。相比2018年,杭州2019年一季度企業支付薪資同比增長25.77%,增長率最高,企業平均支付薪資8684元/月,排名第二,較去年上升一位。
從付薪能力來看,不少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已經沒有顯著差距。同時,由于新一線城市生活成本相對更低,就業政策更好,吸引了大量人才關注和選擇。
某財經類高校對外合作項目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就業地域來看,區域中心城市受畢業生青睞,西部地區的高校畢業生更多選擇西安、成都,京津冀地區則是北京、天津。在城市生活壓力與就業機會面前,許多學生選擇“折中”,新一線城市中的區域中心城市頗受高校畢業生青睞。
新一線城市的“受寵”也體現在求職者期望薪資上。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求職者期望薪資整體上漲,上海成為支付薪資、期望薪資雙第一城市,北京排名第二。杭州超越深圳和廣州,成為求職者期望薪資水平第三位,武漢、長沙、成都、重慶等城市也均上榜。而在一季度報告中,西安的求職期望薪資同比增長最高,達8.91%,備受矚目。
58同城招聘研究院院長李妍分析認為,作為西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西安近年來大力發展雙創產業。2018年,西安推出多項措施引進、培養高端科研人才、稀缺管理人才和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全年共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8.6萬人,大量優秀人才拉高了全市平均期望薪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在西安采訪期間了解到,西安企業員工工資收入不高,較難吸引高端人才。報告最新數據顯示,西安企業平均支付薪資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2019年一季度西安企業平均支付薪資同比增長10.58%,超過求職者期望薪資漲幅,達到6615元/月。
今年畢業生好找工作嗎?
據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19年大學應屆畢業生達到834萬。3月初,58同城集團負責人姚勁波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上企業發布的招聘數和求職簡歷數都顯示今年就業環境不樂觀。
記者采訪了北京、石家莊和武漢多家高校了解到,畢業生擇業心態正在發生變化,“緩就業”成為不少學生的選擇。
今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人數超290萬人,創歷史新高。除了謀求更高平臺、轉學選擇喜歡的專業,緩解擇業壓力也是不少學生考慮的因素。此外,區域經濟發展也成為影響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
蘭州某高校應屆畢業生小李告訴記者,身邊同學似乎更熱衷于考試,先考研再考公務員,實在不行考教師、進國企。在民營經濟發展薄弱的地區,出于民營小微企業待遇較差的考慮,畢業生擇業范圍進一步收窄。
河北省一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負責人表示,眼高手低、對自身定位不準影響了畢業生選擇合適的職位。
“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不愿從事一線崗位的工作,二是對崗位薪酬的期待過高。”該負責人說。而學校通過提高技能型教學占比、積極舉辦雙選會、鼓勵學生創業等措施保障就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企業給予稅費減免,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和身份歧視,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
武漢一位211高校的副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往年春季會有兩三場全國招聘會,包括武漢幾十個公司在學校的組團招聘會,今年到現在還沒有組織招聘。該校一位碩士生小陽表示,她身邊管理、財務之類的同學在校招找工作階段還比較順利,有些文科專業在武漢并不好找工作,她準備最近去北京面試。
關鍵詞: 新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