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方信貸”這一模式下,信威集團與其交易商之間的資金流向,形成了“左手倒右手”的閉環
最近,信威集團((600485.SH)股吧里最常見的新帖就是“借用《流浪地球》的一句話:你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抱有希望。
這只自2016年12月23日停牌至今的股票給投資者留下的不僅僅是無奈,更多的是懸念。
2016年12月23日,一篇題為《信威集團隱匿巨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的長篇報道揭露了柬埔寨信威的實際運營狀況,并推測已經有部分股東通過減持套現巨額財富。受此消息的影響,信威集團股價當天迅速跌停,隨后公司公告停牌。
幾個月后,信威集團用“胡編亂造”回應了此事,同時宣布擬籌劃資產收購重大事項,重組涉及跨國軍工行業,屬于“重大無先例”的情況。重組標的為天驕集團,需要國防科工局同意才行,關乎國家安全。之后,信威集團便開始遙遙無期的停牌,一停就是700多天,位列A股停牌釘子戶探花。
神秘的實控人王靖
貌似脫離不了通常的劇情,每個扭轉乾坤的背后都會有一個傳奇人物。
實控人王靖于2010年入主信威集團后,為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帶來了柬埔寨電信業務,靠著這個項目的銷售收入,使當時瀕臨破產的信威集團迅速扭虧為盈。短短四年,憑借“買方授信”這一銷售模式取得的靚麗的營收業績,信威集團也成功借殼上市登陸A股。
2011、2012兩年,柬埔寨信威貢獻的銷售收入,更是分別占到當期總體營收的84.7%和90.47%。
隨后,柬埔寨信威的經驗被推廣到俄羅斯、烏克蘭、尼加拉瓜等信威集團的海外項目上。信威集團年報顯示,公司在這些國家開展的海外公網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占到年總營收的90%以上。
這一銷售模式也被譽為王靖“點石成金”的經典案例。不過,在買方信貸模式下,信威集團必須要為柬埔寨信威等海外公司承擔巨額債務的風險。
然而,神秘商人王靖的背景有兩種說法:官方的資深企業家與坊間流傳的傀儡。
信威集團對王靖在2010年之前的經歷介紹為,曾任職于廈門遠東國際貿易公司、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深圳中遠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而且王靖所干的全都是震驚世界的大事。
第一,修建厄瓜多爾大運河替代巴拿馬運河,震驚世界。
第二,解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數十年都解決不了的發動機難題,傲視中國群雄。
現實中,曾經要投資千億美元修建尼加拉瓜大運河,替代巴拿馬運河,然而幾年過去了,運河卻了無聲息。網上爆料,注冊資本達70億的天驕航空廠房處于爛尾狀態。在5G即將來臨時,華為、中興通信等公司拼盡全力開發相關產品,然而曾想趕超他們的信威集團在通信板塊卻沒有任何消息。
近乎資不抵債的殼
可以說,曾經被譽為“點石成金”的模式也是將公司推向危機的手。
自2016年度信威集團的主營收入就因“買方信貸”模式的放款因素,公司業績開始下滑。根據公司2017年年報披露,信威集團向烏干達、北愛爾蘭等海外項目運營商累計發出商品的合同價為34.56億元(相關商品已運達并驗收),但由于買方信貸貸款尚未放款,信威集團尚未回款,造成2017年度大幅虧損。
相較之前上市公司對柬埔寨(信威)采用的買方授信模式,截至2017年年末,柬埔寨信威的貸款余額為7.12億元人民幣。 2017 年 12 月,國開行北京分行對柬埔寨信威新增 4,300 萬美元融資再安排授信,用于償還柬埔寨信威向國開行香港分行原貸款合同(2012 年 6 月簽訂的 30 億元人民幣)項下 2017 年 9 月 27 日及 2017 年 12 月 27 日預計到期的本息及保函費等。于此同時,信威集團再次為柬埔寨信威在招商銀行總行離岸金融中心 1.3 億美元貸款提供擔保。
柬埔寨信威與信威集團簽訂合同,信威集團用現金質押等擔保方式,向銀行申請對柬埔寨信威進行貸款授信。柬埔寨信威從銀行提取貸款后,這筆資金就作為采購貨款,支付給信威集團,最后,這筆銷售收入成為信威集團海外收入,計入信威集團的營收之中。
細細分析一下,在“買方信貸”這一模式下,信威集團與其交易商之間的資金流向,形成了“左手倒右手”的閉環。
6年多的時間柬埔寨信威依舊依賴信威集團擔保貸款以及信威集團“買方授信”這種模式下銀行不愿意向其放款,這不禁讓人對其實質經營浮想聯翩。
再具體往下分析,信威集團主要業務營收在海外,而系統產品為最主要的核心營收產品(最高時系統營收占總營收超90%),信威集團2017年新增加了智慧養老及數據通信業務,但其在2017年毛利率為負值。
從上圖得到的結論,海外系統業務為信威集團最主要的核心產品業務,其近幾年虧損也是由其造成。
而就在2017年核心產品的產量僅為62套,較上年產量減少高達99.77%,這也說明原來的核心產品已經不再是公司的支柱。2017年核心產品的銷量為10860,而對應其當年年報數據,上市公司向愛爾蘭等國家已運送的商品已運達34.56億元,核心產品銷量為2016年的一半左右,卻有著超2016年的產品銷售額,而2017年其他業務板塊直接材料費用占比較少并且材料費用未發生較大增長,這也能說明其他產品并未大規模生產,而這34.56億的產品又從何而來?
還有一個疑點,2016年核心產品生產量為27262套,其原材料成本為3.75億,而在2017年核心產品的生產量僅為62套,核心產品原材料成本竟達0.46億。2017年的每套系統產品原材料成本較2016年漲幅高達54.16倍,這驚人的成本增長背后又有什么貓膩?
而對于信威集團的“買方授信”模式,公司必須將貨幣資金變成保證金質押擔保。截至2018年6月末,信威集團貨幣資金余額109億元,其中用于買方信貸質押的保證金達105.6億元。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53.6%,公司總資產211.8億元,而因買方信貸保證金質押的受限貨幣資金達105.6億元, 占總資產的50%,這部分資金是毫無償債能力。剔除后,信威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實際高達近100%。
這么分析的話,信威集團不僅僅成為一個殼,還是一個近乎資不抵債的殼。
公募密集下調信威集團估值
1月31日,信威集團發布了2018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18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億元到-35億元(上期凈利潤為-17.69億元),也就是說2018年信威集團的虧損幅度進一步拉大。
受此業績預虧影響,也就在今年情人節的前一天,海富通基金、華寶基金、等基金不約而同下調了信威集團股價估值。
事實上,早在春節假期之前,天弘基金、大成基金、易方達等基金公司在信威集團業績預虧公告發布后,隨即進行了估值調整,且多數選擇下調至6.28元/股,2月2日大成基金則率先給出近9個跌停板的估值,為5.76元/股。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信威集團業績等問題,公司在2017年12月被剔除上證50成分股。
除了上述問題外,1月31日,信威集團還發布了一則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提示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由于近兩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虧損,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信威集團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曾經作為上證50成分股之一的信威集團,如今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拖累了一眾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截至2018年年中,停牌期間的信威集團為120只基金合計持有3444.07萬股,持股總市值達到4.66億元。
核心主業產品退出生產,那么公司拿什么持續經營,靠重組的“天驕航空”嗎?
根據天眼查資料,天驕航空成立于2015年10月,雖然具體財務數據無法獲,我們不能妄言它的價值,但信威集團放棄當下最火的通信主業成為一個空殼公司,而花費兩年多進行未確認成功的重組,這或多或少能說明一些問題。
股吧中的股民依舊活躍,他們仍在等待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