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刊文指出,黑龍江“網紅”景點雪鄉明碼標價的住宿價格過高,仍擺脫不了“一錘子買賣”的思維。住宿條件一般,卻標如此高價,“明碼標價”恐成“明碼宰客”。為此,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采訪了中國冰雪旅游推廣聯盟執行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客座教授、中青旅聯科執行總經理葛磊先生。
記者:對于此次雪鄉發布的價格公示表,多家媒體以及眾多網友都表示,雖然“明碼標價”,但卻成了明著“宰客”,對此您怎么看?
葛磊:首先,我反而對雪鄉的“透明”表示贊賞。“明碼標價”是一種公開的契約,這種契約必須接受公眾和市場管理部門的監督,顯示雪鄉管理者對規范雪鄉住宿價格的一種決心。
其次,從市場的角度,價格由供需決定,隨行就市。雪鄉的雪景在全國是具有稀缺性的,在世界范圍內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雪鄉住宿價格體現的不僅是住宿的功能,還有對雪鄉稀缺性資源的享有。北歐的極光玻璃屋售價數千元,上海的深坑酒店標價數萬,其價格體現的都不止是居住。
此外,因我多次去過雪鄉,有必要替雪鄉的這個住宿價目表做個注釋。這個價格公示其實已經存在多年,似乎這次媒體普遍忽視了四個字“最高限價”。雪鄉大多數住宿由當地老百姓經營,規格條件不一,當前還未進入真正的旺季,200多元300多元的價格并不鮮見。等進入最旺的旅游周期,這個價目表上的最高限價才會發揮作用,讓價格浮動整體可控。
以上,是我幾次到訪雪鄉的親身感受。雪鄉最初是林場,發展旅游業是林場工人從伐木、護林轉型到服務業的一個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的確出現了管理盲區,但不可否認,雪鄉的管理者和絕大多數老百姓是珍視雪鄉的,他們在努力讓雪鄉成為一個更加規范的景區。
記者:有許多媒體或專家都提倡以西湖經驗作為雪鄉運營的借鑒。在您看來,雪鄉還有哪些可供參考的發展思路?
葛磊:一方面,西湖的開放無疑是成功的,從國家的政策導向而言,也越來越鼓勵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型景區增強其社會共享功能和公益屬性。
另一方面,雪鄉和西湖的情況不盡相同。西湖從封閉景區轉變為大尺度的城市開放空間,有足夠的游客接待能力;而雪鄉的核心景觀空間和周邊接待能力極為有限,目前每年冬季六十多萬的游客接待量已然接近飽和,如果像西湖一般開放,給游客帶來的可能不是實惠而是體驗上的災難。
雪鄉的發展目前的確處在瓶頸期,個人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破題:其一,空間上擴容升級,延伸更大的空間,創造更豐富的體驗,提升住宿設施的品質和品位,以滿足更多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其二,時間上擴容創新,目前雪鄉的經營期僅有一百二十天左右,其余時間基本是歇業狀態,而實際上雪鄉夏季的生態條件非常優越,可以重點發展避暑、康養、森林親子等主題旅游,以緩解當前冬季單季經營的營收壓力。
記者:冬季正是雪鄉旅游的旺季,而當前的輿論旋渦對雪鄉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打擊。對此,您有何建議?
葛磊:雪鄉的美是不可否認的,雪鄉在輿論上遭遇的“污名化”也是現實存在的。對于雪鄉,走出困境的唯一手段就是“重建信任”。
信任的重建,不是靠承諾,也不是靠口號,而是靠去善待每一個來到雪鄉的游客,讓他們的口碑成為雪鄉最好的證言。(柯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