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鍋第一品牌海底撈正在進行上市前的最后沖刺。按計劃,海底撈將于8月23日在港交所聆訊,上市定價區間為90億-120億美元,并于9月10日正式上市。
據媒體報道,目前海底撈的機構意向下單已經超過10倍超額認購,本周將確認基石投資者名單和完成基石協議的簽署。
“海底撈上市對其自身發展來說,將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海底撈大面積的門店擴張與現金流需求是非常緊密的,成功上市可以為該公司提供大量資金用于發展,此外,在香港上市將有助于海底撈國際化布局。”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門店的擴張還有多元化板塊的布局,對資金的渴求度是非常大,海底撈上市后可以取得固定的融資渠道,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獲得持續發展的資本,以解決發展資金短缺。”一位研究機構分析師告訴財聯社。
事實上,海底撈董事長張勇也曾表示,上市可以為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提供一些保護,并且還有助于海底撈整個企業的正規化,也有利于進一步打開其知名度。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2017年營收106.37億元,最近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9%;2017年凈利潤11.94億元,最近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70.5%,服務顧客超過1億人次。
“如果沒有食品安全問題的負面影響,海底撈將是一只優質股票。”一位食品行業資深人士如是說。
據海底撈官網管理公告顯示,2017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已有超過60家門店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要求整改。今年7月共有15家門店出現了食物過期、發現老鼠、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問題,而涉事門店按照規章進行了處罰和整改。
“餐飲行業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因為接連出現了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從資本端考慮,海底撈的上市受到食品安全隱患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預計其股票在上市后波動會比較大。”朱丹蓬告訴財聯社記者。
一位熟悉海底撈的人士則向記者表示,“海底撈采用的是門店模式,店開的越多,隱患就越大,一家店出事全線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有可能引發跌停,像雙匯一樣,風險比較大。”
在招股書中,海底撈也提示了相關風險,“由于快速擴張,風險主要涉及運營層面,尤其在食品安全及質量一致性、餐廳店長人才庫、供應鏈管理方面。如果用餐體驗質量下降,我們的餐廳無法持續成功。”
據財聯社了解,海底撈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餐廳經營。與此同時,海底撈的全球門店數量正在迅速增長。招股書顯示,預計上市時海底撈門店數量將達到320家,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臺灣、香港及海外在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2018年海底撈預計將開設180家-220家新門店。數據顯示,海底撈每開設一家新店需要800-1000萬元投資,因此海底撈2018年開店成本大約需要20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撈在大幅擴張的同時帶來了大量負債,其現金流也在不斷走低。招股書顯示,2017年流動負債直接激增至11.56億元,而2015年這一數字幾乎只相當于2017年的零頭。海底撈賬面現金已經從2016年的2.9億元,下降到2017年的負6020萬元。
據了解,海底撈此次募集資金為6億至7億美元,按照此次IPO募集資金計劃,有60%將會用于開店擴張,15%擬用于還貸。
“海底撈是中國火鍋的第一品牌,是中國餐飲行業里賣點及亮點比較多的一家公司,但也存在餐飲行業最容易犯的食品安全問題。從產業、資本及消費端來看,開店要做,但是不適宜太快擴張,太快的話,人員、體系、監管、質量可能會跟不上,對自身發展并不是好事情。”朱丹蓬表示。(財聯社記者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