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7月25日發布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040,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49個基點,創2017年6月28日以來最低,是近13個月以來首次跌破6.8關口。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有升有貶的態勢。具體來看,今年1月份-2月份上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去年12月份以來的升值趨勢,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階段性高點6.2882,較上年末升值3.91%;第二階段是2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回調后,在6.27至6.35區間內窄幅波動;第三階段是4月中下旬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6月中旬以來貶值速度有所加快。同時,6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獨立于美元走勢。從6月19日至7月25日,美元指數貶值0.4%,但是,與以往美元貶值導致人民幣升值相反,以中間價衡量,人民幣對美元貶值5.6%。
對此,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8年6月份以來,貿易摩擦推動人民幣匯率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調整,貶值幅度一度超過上一輪下行周期。預計在中短期內,人民幣的供求雙方還會出現一些新變化,推動人民幣匯率尋找新的均衡水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謝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幣貶值背后原因主要包括:一是貿易摩擦對市場心理產生影響。人民幣是新興市場貨幣,貿易摩擦風險上升,使投資者短期傾向于持有避險貨幣。二是企業償還外債的需求。6月份以來,境內企業前期發行的部分外債迎來償還高峰,企業償債的購匯需求加大。三是海外資金對中國市場的風險偏好發生變化。近期境內股市波動上升,海外資金對境內股市的風險偏好下降??梢钥吹?,近期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的流入速度放緩。
鄂志寰表示,目前,經濟基本因素在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中發揮主導作用,中國經濟運行平穩,經常賬戶盈余相當于GDP的比率保持在1.2%的可持續水平,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偏向中性。資本項目引起的跨境資金流動將逐漸超越貿易項目,成為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影響因素,資本流動因素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權重值快速上升,金融市場相關的資本流動增速將逐漸超過直接投資,成為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重要影響變量。此外,美元指數強弱仍是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壓力來源和重要外部影響因素。2018年年初,美元呈現跌勢,近期出現逆轉,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態勢亦將調整為趨勢性波動,波幅顯著小于美元指數的變動,目前基本回到年初的水平。
謝峰認為,人民幣貶值不會持續。一是貿易摩擦對市場心理的影響將逐漸消退。我國經濟已經從過度依賴投資出口,轉向消費為主的較為均衡的經濟結構。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內需潛力巨大,商品和就業市場彈性較強,具備很強的承受力和回旋空間。二是貨幣當局有充足的工具對匯率進行管理。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匯率管理的目標。前期有關部門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如果外匯市場出現短期順周期行為,有關部門完全有能力妥善應對。
“中長期看人民幣將穩步升值。”謝峰表示,我國經濟增速仍然居于世界前列,未來轉向高質量發展,中長期經濟增長潛力巨大。我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力較強,貨物貿易將保持合理順差;近年來快速增長的旅游、留學增幅將趨穩,服務貿易逆差將保持穩定,這些因素決定未來經常賬戶不可能持續大幅逆差?;诖耍嗣駧旁谥虚L期將穩步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