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擬推住房新政 政策支持類住房占比60%左右
6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正式對外發布《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專業人才等各類群體,深圳計劃將住房分為市場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三大類,計劃到2035年,新增籌集建設各類住房共170萬套,其中人才房保障房的占比約為六成。
業內人士表示,深圳此次發布的住房新政將住房供應結構從過去以商品房供應為主,調整為以人才房、保障房供應為主,且基本達到了全覆蓋,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但在未來政策的落地執行上仍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據了解,此次深圳發布住房新政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完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讓深圳居民對未來住房有良好的預期,實現住有所居。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專業人才等各類群體,《意見》著力構建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并計劃將住房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市場商品住房,占40%左右,做到有能力的市民通過市場商品房來解決住房需求。
第二類是政策性支持住房,占40%左右,包括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各占20%;其中人才住房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建筑面積以小于9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60%左右;安居型商品房重點面向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深圳市戶籍居民供應,可租可售、以售為主,建筑面積以小于7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50%左右。
第三類是公共租賃住房,占20%左右,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中低收入戶籍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制造業職工等群體供應,建筑面積以30平方米至60平方米為主,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特別是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保障的覆蓋面,將公交司機、地鐵司機、環衛工人、先進制造業藍領產業工人等群體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意見》,深圳市委市政府希望通過完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努力讓深圳全社會對未來住房有良好的預期,實現住有所居。在統籌考慮未來新增人口對各類住房的需求基礎上,計劃到2035年,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于100萬套。深圳已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調整,合理規劃布局了住房空間,進一步加大住房土地供應力度,計劃新增盤活35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建設各類住房。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認為,深圳的住房新政有不少亮點。一是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都可以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這意味著可以有效解決住房供應用地嚴重不足,住房數量會明顯增加。二是深圳將推動建立都市圈城際住房合作機制,這恰恰與我國都市圈建設邏輯完全契合。三是明確了各類住房的供應比例。
易居(中國)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深圳的住房新政可以看成是深圳未來17年的住房發展指引。它是典型的“以人控房”,按照新增人口來給出相應的新增住房供給計劃。到2035年,深圳預計新增550萬人,新增170萬套房,單純從數據上看,既合理也不合理,因為它只考慮了總的新增住房,沒考慮到相關的改善需求,而且170萬套住房可能剛好滿足550萬人的居住需求。深圳的問題主要還是土地不足,所以要解決的還是供地問題。從此次新政整個供應結構的調整來看,170萬套住房中商品房占40%,保障房占60%,結構尚算合理,租售比例也不錯,但恐怕仍然無法解決住房短缺的矛盾。
或許是受到深圳住房新政消息刺激,昨日午后,沙河股份、深天地A、深振業A、深物業A、深深寶A等本地股均有拉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