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網發布通知,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即將來臨之際,北航“月宮一號”科普基地4月22日至23日向公眾開放,即日起接受電子郵件預約。
由于“月宮365”實驗(自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正在進行中,為不干擾實驗的正常進行,因此僅允許預約成功的參觀人員進場。
志愿者在“月宮一號”參與“月宮365”實驗(新華社、科學網圖)
“月宮一號”是什么?
“月宮一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紅教授團隊建立的空間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閉合生態系統地基綜合實驗裝置。是為了集成驗證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單元技術、研究系統基礎理論和方法、系統設計理論和方法、系統調控技術而建立的大型地基實驗系統。
“月宮一號”基于生態系統原理將生物技術與工程控制技術有機結合,構建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的人工閉合生態系統,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如氧氣、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為人類提供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生命保障。
據報道,目前仍正在進行的“月宮365”實驗于2017年5月10日開始,將于2018年5月10日結束。2月16日,在“月宮”實驗進行到第280天之際,正值農歷春節,志愿者們還自己包餃子過年。
“月宮一號”于2013年10月研制成功,并于2014年完成了持續105天的我國首次長期高閉合度集成試驗,標志著我國成為了繼俄羅斯、美國之后,第三個掌握了該技術的國家,也標志著世界上首個由“人-動物-植物-微生物”構成的四生物鏈環人工閉合生態系統的成功建立。
艙內閉合度達到了97%,循環再生了100%的氧氣和水、55%的食物。這為我國空間站設計提供了重要實驗支撐。
“月宮一號”是怎樣運行的?
“月宮一號”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是保障人類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長期生存所需關鍵技術。在這項技術應用到空間探索前必須進行地面演示驗證實驗。
據劉紅教授此前介紹,“月宮一號”一期包括1個綜合艙和1個植物艙,總面積100平方米,總體積300立方米,可滿足3人生命保障需求。綜合艙包括居住間、人員交流和工作間、洗漱間、廢物處理和昆蟲間。植物艙分隔為2個植物間,可根據不同植物生長需要獨立控制環境條件。“月宮一號”首次長期高閉合度集成試驗中,在植物艙中完全人工控制的環境下,乘員們栽培了5種糧食作物、15種蔬菜作物、1種水果。
乘員們收獲糧食、蔬菜、水果和黃粉蟲,自己加工并食用。綜合艙中人、動物和廢物處理產生的富二氧化碳空氣經凈化后送達植物艙,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艙中,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富氧空氣凈化后送到綜合艙供人和動物呼吸,并提供廢物處理所需氧氣;植物蒸騰作用產生的冷凝水通過凈化后,一部分經系統補充微量元素后送到綜合艙滿足人的生活用水,其余與凈化后的生活廢水和尿液一起用于植物栽培。由此,形成一個閉環生命保障系統。
中方實驗人員打破世界紀錄
經過升級后,如今的“月宮一號”由1個綜合艙和2個植物艙組成,總面積150平方米,總體積500立方米,可實現4人所需的全部氧氣和水、大部分的食物在系統內循環再生。
今年1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365”實驗舉行第二次換班儀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換班以來,4名志愿者已在“月宮一號”實驗艙中連續駐留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羅斯科研人員創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中連續駐留180天的世界紀錄。
實驗順利完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實驗,打破世界紀錄。
“月宮一號”科普基地開放日從即日起接受參觀預約,目前僅支持電子郵件方式預約,預約郵箱:lunarpalace1@163.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