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連日來,恒生指數跌跌不休。Choice數據顯示,恒生指數從兩萬點一路下挫,截止到8月21日收盤,本月來,已經累計下跌12.23%,跌破18000點。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告訴界面新聞,盡管互聯網巨企如騰訊、京東及阿里相繼公布優于預期的業績,仍然無法提振港股。港股大市日均成交金額有997多億港元,按周增加11.8%,屬于價跌量增的利淡信號。
顏招駿指出,影響全球資金流的美元指數及美國10年期債息繼續沖高,月初以來2年期債息上升3個BP,10年期債息上至27個BP,其中通脹預期及實際利率分別貢獻負10BP及正37個BP,10年2年利差收窄了24個BP。
“10年期債息上行速度過快,且停留在高位的時間愈久,對港股的擠壓會愈大。由于企業盈利重新出現下修壓力,這導致港股需要更多風險補償去抵御更高的無風險利率。”顏招駿說道。
他坦言,恒生指數在18000點有短暫支撐,主要是技術面有反彈的需求,以及對政策接續出臺的預期。港股估值偏低,但指數升破20000點需要積極催化劑。由于中國經濟短期復蘇動能出現預期差,盈利預測修復動能不大,疊加美國的基本面相對較強,造成美元無風險利率上升,港股短期難以吸引海外增量資金。港股需要等待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轉強,以及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地實行才能扭轉當前悶局。
策略上,顏招駿建議,指數層面再做淡倉的勝率及倍率下降,慎防迫空風險。板塊上,可把握市場恐慌時刻配置四個方面——“高息高現金流的電訊及石油;景氣度較高或業績有反轉的休閑出游(博彩、餐飲、旅游)、電力、互聯網;預期可受惠加快專項債發行的工程機械;收入來自美國較多的出口或消費企業”。
艾德金融研究部聯席董事陳剛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造成港股呈現持續下跌的原因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內地宏觀經濟不及預期。另一方面,美國核心通脹所帶來的持續性高利率環境所引發的全球資本流通傾向轉移。尚且不提港股估值低,股息高等因素,就市場整體的氣氛和心態來看,市場短期對于政策反應都是鈍化的,且有一定的慣性低迷的壓力,市場需要時間來釋放,來消耗,從而換取后面的空間。所以階段性的弱勢壓力依然是存在的。
安信國際研究指出,近期港股市場持續回落,結合過往經驗,在市場的每一輪尋底過程中,通常都會以拋售行為作為階段性收尾,這是因為市場會在放量下跌后逐步釋放潛在的賣壓,為尋找階段性底部位置鋪平道路。因此,需要特別關注港股目前成交量的變化,這或將成為我們未來判斷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恒生指數在達到預定目標時出現顯著放量,并跌破18000點的水平,這意味著港股配置的黃金時機可能開始顯現,投資者可密切關注。
都會金融香港研究部主管岑智勇也表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有一些大的內房股出現了相應的債務問題或是資金周轉問題,這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對于對港股的信心,還有就是宏觀經濟面來說,從一些數據來看,整體的經濟指標并沒有表現得特別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情緒。
中金公司指出,市場可能存在下行保護,但上行空間仍然受到限制,仍有必要出臺更多刺激性政策。當前環境下整體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以及預期現金流板塊(對經濟增長修復或政策支持敏感板塊,如汽車、耐用消費品、科技和部分互聯網等)可能仍然更具確定性。與此同時,隨著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高峰期即將到來,企業盈利有望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