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還能訂房嗎?”
“您好!還剩兩間房源。請問您大約何時到店?對房間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在山東省濟南市九如山風景區,貓窩民宿管家孔杰像往常一樣接著電話。與客人溝通好后,她添加上對方的微信,將民宿和停車場的具體位置發了過去。
(資料圖片)
如今,民宿管家從業者規模已跨越到百萬級,去年正式成為人社部公布的新職業。他們提供住宿、餐飲以及當地自然環境、文化與生活方式體驗等定制化服務,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精心打造著你我的“詩與遠方”。
好的管家,大多是“多面手”
牛仔褲、白T恤、紅馬甲,37歲的孔杰看上去干練十足。孔杰是山東濟寧人,之前在各地打過零工,隨后來到九如山從事民宿行業。一干就是6年。
6年間,孔杰見證了民宿行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形式和內涵近年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游客不再滿足于單一的觀光游,而是喜歡以更豐富的形式去體驗。”孔杰說,民宿注重的就是服務與體驗,它能讓人們回歸自然,感到溫馨、舒適與放松。
民宿熱,帶動了鄉村游與當地就業。離貓窩民宿不遠,就是紅顏容木桶。這家民宿的特色,是房間形似紅酒木桶。民宿管家劉利45歲,是附近葫蘆峪村村民。
見到劉利時,她正在門口笑盈盈地招待客人。她告訴記者,當民宿管家之前,自己是一名家庭主婦,沒啥收入來源。“民宿興起后,經過培訓,我在家門口有了好工作,這擱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劉利的孩子上了大學,照顧老人也方便,她對民宿管家這份工作很滿意。
或面朝大海,或棲居山間,在很多人眼中,民宿管家的工作正是大家追尋的“詩與遠方”。實際上,孔杰表示,民宿管家的日常工作綜合性強,干起來并不輕松。她舉例說,除了提供基礎的住宿服務,如辦理入住、接待、清潔、安排用餐等,還要為住客規劃出行路線、推薦游玩景點,如怎么爬山戲水、景區數十處特色體驗館如何游玩等。
好的管家,大多是“多面手”。“與酒店工作人員不同,民宿管家與住客的距離更近、接觸更多。什么都要懂一點,技多不壓身嘛!”孔杰說,一來方便與不同客人互動,二來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
氛圍營造、禮儀接待、咖啡研磨、紅酒品鑒、插花等都是民宿管家上崗培訓的內容。面對這樣的要求,孔杰坦言,確實感到一定的壓力與挑戰。目前最考驗她的,要屬新媒體宣傳了。自媒體、短視頻流行,民宿有了新的傳播方式。“我正在學習運營抖音、小紅書等賬號,定期直播,有時也上傳一些圖片和文案,希望吸引更多人了解并體驗我們的民宿。”孔杰說。
學新技能雖辛苦,孔杰卻樂在其中。她說:“幾場直播下來,不少網友私信咨詢民宿的位置與價格,以及景區的有關情況,令人開心!”
與住客成為朋友是最大收獲
貓窩民宿的休閑區,傳來陣陣笑聲,孔杰和住客董女士一家交談甚歡。交流間隙,孔杰為他們制作了咖啡。
董女士一家三口來自河北,通過小紅書推薦,自駕來到九如山游玩,住在貓窩民宿。“這兒的環境很好,一開窗就能觸碰大自然,很適合帶孩子來體驗!”董女士說。
“在這兒玩得咋樣?”記者問完,沒等董女士作答,旁邊3歲半的兒子就搶答:“開心!”說畢,用攪拌棒攪了攪剛磨好的咖啡,抿了一口,嘟噥了一句“是苦的”。
在這里聊天,氛圍輕松、愉悅,即便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會寒暄幾句。最近幾天,趕上暑期,貓窩和紅顏容木桶的預定火爆,一家人領著孩子體驗的居多。記者隨手翻看了住客登記簿,山東省內的占大多數,也有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
相較酒店服務,民宿的服務更講究個性化、強調人情味。孔杰介紹,客人來之前,會提前詢問有什么特殊要求,并告知當天天氣狀況,提示攜帶必備私人物品。即便客人離店后,也會進行回訪。
住店期間,總會碰到一些突發狀況。不久前,有位住客凌晨1時發燒了,由于山區沒有藥店,客人也沒帶藥,隨行的家人特別著急,撥通了孔杰的電話。
“我們得知情況后,立馬開車到鎮上,買了退燒藥,給住客送了過去。”孔杰回憶說,第二天早上7時,客人給她回微信說,燒退了,十分感謝。
在此居住的游客告訴記者,民宿的花總是新鮮、艷麗的,屋里彌漫著淡淡的花香。據了解,原來這是民宿管家去景區打造的花海采來布置的。“來民宿的客人看到鮮花,一整天心情都好。我們在插花的時候,住客也會參與進來。”孔杰說。
孔杰和記者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位住客來了一次后,就經常回來住,有時帶著家人來,有時是單位搞團建。每次離店時,他都會告訴管家這次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會與他們分享在讀的書籍。他和管家們結下了深厚友誼,成為良師益友。
這樣的故事有很多。當民宿管家的最大收獲,在孔杰看來,莫過于和天南海北的住客結識并成為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住客交流的過程,對于我們來說,增加了探索多種人生的可能。”她表示。
“游客來體驗,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當成朋友一樣招待好,關注到每個細節,讓每位朋友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樣才能不斷吸引回頭客,贏得口碑。”劉利說。
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我們的民宿是木質結構,專業術語叫‘重型井干式木結構房屋’,這可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00后民宿實習生宋亞茹在直播間為網友們作講解,“建造時,要把每塊木頭先旋成同徑的圓,然后挨個去刻榫。一個木頭上下各刻一半,這么咬合拼接起來。”她用雙手十指交叉比劃著。
宋亞茹來自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即將大三,專業是旅游管理。談到來民宿實習的收獲,她打開了話匣:“雖說學的旅游管理,但在學校多是理論知識,只有到了景區,和游客接觸,才能真正理論聯系實際。來這兒之后,我的性格也開朗多啦,因為每天要接待許多住客,打招呼、主動交流,鍛煉很大!”
“民宿產業發展空間大,民宿管家更是為我們年輕人創業就業打開了一個新窗口。”宋亞茹對這一新職業的前景充滿信心。與此同時,她也希望該行業在未來能夠更規范、更專業化。
成為新職業后,民宿管家的相關職業標準制定工作也陸續展開。孔杰坦言,目前雖然民宿管家數量增加,但人員素質與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全國性統一的評定標準和考核體系。她建議加快建立相應標準體系,同時要能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拓展晉升通道。“除了標準化服務,如果學了其他技能,應該成為加分項。”孔杰認為,這有利于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民宿行業。
九如山風景區副總經理梁彥濤表示,民宿行業非常需要有熱情、有能力的年輕人加入。作為經營主體,應提前做好規劃。當前不少職業院校開設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可與對口專業院校建立合作機制,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機會,更好留住人才。
“民宿管家成為一種新職業,不僅意味我們得到了社會認可,未來的生活也更有奔頭。今后我要學習更多技能,比如茶藝、調酒,到時候再去考個證!”聊著聊著,孔杰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做起了規劃。
(人民日報海外版 史志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