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垃圾、無污跡、無污水、無積塵,武漢打造百個“席地而坐”示范區域
東湖梨園沿湖大道,環衛工人正在點對點沖洗路面。 記者劉斌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1日訊今年,武漢市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十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打造100個“席地而坐”示范區域。8月1日,本報記者跟隨市城管執法委環衛處人員、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市民代表,了解示范片區環境衛生是否達到“席地而坐”標準。
普掃加精細化作業
(相關資料圖)
人工與機械相結合
道路塵土殘存量檢測車底部吸盤正在吸掃塵土。 記者劉斌攝
上午9時許,市民代表一行人來到東湖風景區梨園廣場片區,環衛工人正在沿湖大道進行精細化清洗。從梨園廣場到牡丹園,再到沿湖大道,沿途路面基本不見白色垃圾。
東湖風景區環衛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市100個“席地而坐”示范區域之一,梨園廣場片區環衛作業,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作業模式。“每天早上6時,組織環衛人員進行全線普掃。9時起,采用小型洗掃車、灑水車、三輪沖洗車精細化清洗道路。”該負責人介紹,全天安排環衛人員巡回清撿道路白色垃圾、清洗果皮箱。
根據景區不同時段特點,安排不同保潔作業,下午時段采用霧炮車降塵,保持路面干凈整潔;晚間巡回保潔,清撿路面暴露垃圾;深夜用水車清洗道路,避免影響游客。
市民代表張皎看完沿湖大道的環境衛生表示滿意。“這一條路綠樹成蔭,很涼快,小時候我就喜歡來這里玩,現在孩子上二年級了,有時候也會帶他來騎自行車或玩滑板車。”張皎說,這條路現在的環境衛生比以前好多了,這幾年特別是東湖綠道開放以來環境越來越好了。
隨后,一行人來到漢陽區楊泗港都市T臺片區、武漢經開區武漢體育中心片區。這兩個片區也是早上完成普掃,全天巡回保潔,人工作業配合機械化清掃保潔,并增加果皮箱、公交車站、路燈桿等城市家具的清洗頻率。
“席地而坐”示范片實施高標準保潔
道路塵土殘存量檢測車正在作業。 記者劉斌攝
據了解,全市100個“席地而坐”示范片區主要以景區、商業區以及部分居民區為主,還包括三大火車站片區等,由各區自行申報。
途中,不少市民代表對“席地而坐”的標準感到好奇。市城管執法委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席地而坐”示范片區實施高標準保潔,實現平面(道路路面)、立面(墻面、公共設施)、剖面(墻角、綠化區域內)“四無一見”,即無垃圾、無污跡、無污水、無積塵、見本色。實行“以量論凈”評價機制,人行道、廣場地面和公共設施表面無明顯灰塵。“同時,我們也借助專業設備進行測量,客觀評價。”他表示。
在梨園沿湖大道,記者看到一臺道路塵土殘存量檢測車正在檢查路面。武漢市城市管理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師尹俊欽介紹,這臺車可以檢查道路塵土殘存量,每段路選取5個點位取樣,然后取平均值。“今天對梨園廣場片區、楊泗港都市T臺片區、武漢體育中心片區的檢查結果均達標。”
市城管執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積極對標一流城市,緊扣“環境品質提升年”目標,打造100個“席地而坐”示范區域,是為了深入推進精細建設、精致作業、精心管護,打造“潔凈城市”,推動超大城市治理更精細、更高效,進一步完善精致環衛標準體系。
(長江日報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徐池 實習生田宇超)
【編輯:丁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