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美國拜登政府或準備將集束彈藥納入對烏克蘭的新的軍事援助計劃,對此,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呼吁俄烏雙方停止使用集束彈藥,并敦促美國不要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
據英國《衛報》7月6日報道,烏克蘭方面敦促美國國會議員向白宮施壓,要求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美國方面對此表示,正在積極考慮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集束彈藥對擁有強大防御陣地的俄軍十分有效。有美國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拜登政府預計在7月7日宣布新的武器援助計劃,其中就包括集束彈藥。
報道稱,集束彈藥在二戰中首次被使用,集束彈藥還在空中分裂,并在大范圍內大量釋放小炸彈。這些小炸彈通過撞擊地面引爆,但可能因各種原因無法引爆,集束彈藥中的未爆彈在多年后仍然可對平民構成威脅。
根據2008年的《集束彈藥公約》,集束彈藥被世界上120多個國家所禁止,但俄羅斯,烏克蘭和美國都拒絕簽署該條約,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在俄烏沖突中都使用了集束彈藥。
人權觀察組織7月6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俄烏雙方使用的集束彈藥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和重傷,呼吁雙方立即停止使用“濫殺濫傷”武器。
該組織表示,烏軍去年向烏克蘭東部城市伊久姆及其附近的俄羅斯控制地區發射了裝有集束彈藥的火箭彈,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烏克蘭軍隊的襲擊在伊久姆造成至少8人死亡、15人受傷。 該組織此前也曾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集束彈藥導致數十名平民死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也記錄了雙方使用此類彈藥的情況。
人權觀察武器部代理主任瑪麗?韋勒姆表示,俄烏雙方使用的集束彈藥將持續地傷害平民,美國將集束彈藥轉移到烏克蘭,將不可避免地給平民帶來長期痛苦。她警告說,在平民聚集區域使用集束彈藥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并可能構成戰爭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