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擔心“游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
將游戲成癮列入疾病,意味著將來條件成熟之后患者能夠得到醫保基金的保障,得到正規醫療機構的治療,這無疑是游戲成癮患者及其家人的福音。
這兩天,電子游戲玩家們在網上吵開了鍋。為啥?因為游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游戲成癮”,在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版《國際疾病分類》中被列為一種精神疾病。據報道,新版《國際疾病分類》相關規定自6月19日起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將通知各國政府將游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
一些游戲玩家沒想到,一覺醒來自己竟成了精神疾病患者。對此,一些家長也有異議。這些年,不少家長對孩子玩電子游戲上癮的問題憂心如焚,一些家長甚至在網上發帖控訴游戲公司和游戲開發商,還有一些家長在網上討教讓孩子戒掉游戲癮的方法。但面對世界衛生組織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的結論,有的家長卻表示并不認可。
有些游戲玩家和家長的不同意見,并不令人覺得意外,反而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2009年,國內較早開展網絡成癮研究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專家陶然在電視上提出“網絡成癮是一種精神病”的觀點后,同樣受到許多人質疑。質疑者不是沒有領教過網絡成癮對孩子身心的危害,但因為直觀的感受與科學的說法之間存在不小的距離,所以他們不愿接受孩子是精神疾病患者的說法。其情雖可憫,但其成見卻不能不變。
有的家長談“精神疾病”色變,殊不知它是一類范圍很廣的疾病的總稱,對此家長沒有必要過度聯想,也不該諱疾忌醫,更不能抱有歧視心態。世界衛生組織的結論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家長應該做的是聽從忠言。
從醫學上確認一種疾病,其實是一件好事。正如以前許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癥,把這種疾病的患者視為“內向”或“憂郁”,這種錯誤認知不利于患者發現病情、就診和康復。世界衛生組織在新版《國際疾病分類》中,提出了明知會產生負面后果卻仍沉溺于游戲、如果癥狀不嚴重的話持續至少12個月等“游戲障礙”診斷標準。與此相應,各國政府會組織開展診療方法研究,從而讓游戲成癮者擺脫對游戲的迷戀,回歸正常生活。
將游戲成癮列入疾病,才能堵住非法診療的亂象。現在,國內一些戒網癮機構,自身就“病”得不輕,名為“學校”卻沒有辦學標準,聘用的教員不懂文化教育和心理溝通,對學生采取的手段常有粗暴、過激之處,放大了社會對游戲成癮的焦慮。將游戲成癮列入疾病,意味著將來條件成熟之后患者能夠得到醫保基金的保障,得到正規醫療機構的治療,這無疑是游戲成癮患者及其家人的福音。
對游戲公司和游戲開發商來說,世界衛生組織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是一種警醒。游戲公司和游戲開發商,不能再用“菜刀傷人不怨菜刀”的論調去回應公眾的質疑。游戲公司和游戲開發商將“游戲成癮是病”的觀念深植于心,將更有動力去研發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防止人們過度沉浸在網絡游戲的虛擬世界中,讓更多人擁有陽光心態和健康生活。鄧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