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31日訊(記者戴旻陽 通訊員孫遜)“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這才是你最好的選擇。”“如果我不聯系你,你知道什么時候被公安機關抓獲,到時候可能更被動。”8月23日晚6時許,武漢市武昌區積玉橋派出所刑偵民警許多,利用工作間隙撥打電話,規勸被外地警方列為網上逃犯的在逃人員投案,截至24日凌晨,他通過規勸讓3名在逃人員主動投案。
民警許多在詢問犯罪嫌疑人。通訊員孫遜 攝
23歲的許多畢業于人民公安大學修習法學專業,2022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后分配到武昌積玉橋派出所。勤學善思的許多在大二期間便參加“長虹治安杯”全國大學生創新大賽,與同學一起研創“新型智能車輛攔截器”,獲得大賽優勝獎。課余他還喜愛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以提高自己在辦案中的溝通、判斷能力。
【資料圖】
8月23日晚,正在派出所值班的許多,梳理近期經過研判的在逃人員信息,通過電話聯系相關人員,規勸其主動投案。
當晚6時許,許多撥通了在逃人員郭某的電話。核對對方身份,表明民警身份,許多快速完成了“開場白”。“剛接通電話時,我的語速會比較快,讓通話盡快進入正題。”許多說。
通過前期研判,郭某頻繁借網貸,因此欠款出借名下銀行卡,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被外地警方列為網上逃犯。
列舉相關法律,講解投案可能得到寬大處理的政策后,許多簡單幫郭某回憶了出借銀行卡的相關情況,然后語重心長地告訴郭某:“這次你出借銀行卡,相關賬戶及時被公安機關凍結,流水不算多。下次可能從你的卡里轉移更多的不法資金,一旦到那時候,性質會更加惡劣。”
聽完許多的提醒,郭某放下戒備,承認了出借銀行卡的事實,隨后郭某主動來到積玉橋派出所投案。
晚上10時左右,許多撥通了在逃人員廖某的電話。2019年,廖某因出借名下銀行卡,被外地警方列為網上逃犯。了解到廖某是因為“講義氣”出借銀行卡,家中還有年邁的母親時,許多告訴廖某:“你熱心是好事,但要把熱心用在正道上,不能幫助別人違法,做了虧心事,要想想家人,如果你被公安機關帶走了,你的母親誰管?”
聽到許多的話,廖某的語氣軟了下來。經過1個多小時的勸說,廖某主動來到積玉橋派出所投案。
23日晚接近12時,許多又撥通了在逃人員吳某的電話。吳某是一家公司負責人,此前與一名商業伙伴簽署合同,將公司的U盾借給對方作為周轉賬戶,因賬戶周轉涉案資金,吳某被外省警方列為網上逃犯。
“你是個生意人,我聯系你主動來說明情況,你還有時間安排公司的事情,如果你被公安機關抓獲,到時無論涉案定性還是公司經營,你都更被動。”
24日凌晨1時許,吳某主動開車從住地江夏區來到積玉橋派出所投案。
“是等著被民警抓獲還是投案爭取主動,我只是客觀地分析對方的處境,相信他們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許多總結。
參警1年,許多很快成長為派出所刑偵戰線的骨干。2022年,他先后參與破獲刑偵案件20起。今年以來,許多參與破獲刑偵案件11起,其中9起他是主要偵辦民警。順應警務機制改革要求,派出所成立執法辦案隊,因工作突出,許多被任命為派出所執法辦案隊探長。
【編輯:王戎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