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外界始終對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能促進人類的進步,但也有人擔憂,一旦人工智能運用于軍事領域,將引發難以想象的后果。
(資料圖片)
這種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就在今年2月時,荷蘭舉辦了一場全球性的會議,邀請50個國家共同探討如何在軍事領域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參會者在會議結束時發布了一系列非強制性的原則,重點突出了“對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采取適當保障措施和人工監管”的重要性。盡管這些原則并未產生法律效力,但它們顯示了全球范圍內對此問題的共識: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必須得到充分、審慎的監管。
不過,即便外界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存在擔憂,但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運用,明顯是大勢所趨。而中美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國,也在該領域進行大比拼,爭相加速研發。
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大比拼”
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表示,當前,中美正在著重推進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研究。
報道稱,目前雙方的研究重點包含兩種實質性的軍用技術。一種是自主尋找(攻擊)目標的武器,另一種則是有能力通過衛星圖像識別目標的人工智能工具。從這兩種技術可以看出,未來戰場可能會越來越傾向于無人化、智能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該領域的進展頗為引人矚目。據中國官方媒體公眾號披露,在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數十架無人機在克服了測試干擾信號后,相互協作成功找到并準確摧毀了一個目標,而整個過程并未有人工操作參與。這一試驗無疑驗證了中國在人工智能融合軍事領域的信心與實力。
至于美國方面,在人工智能的軍事運用方面,也是進展神速。
今年四月,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共同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聯合軍事演習。這次演習的特殊之處在于,他們運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無人機群,具體來說,就是使用人工智能控制的無人機群對地面的坦克、自行火炮和裝甲車等目標進行跟蹤模擬攻擊。
在這場演習中,組織者透露了一些有趣的細節,他們實時更新并傳輸目標信息給人工智能瞄準程序,以此對飛行中的無人機進行動態重新訓練,從而使無人機能更快、更精準地鎖定并打擊目標。
除此之外,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防部負責協調全國軍方新興技術研究的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開始為名為“集群”的項目提供了合同機會。這個項目著眼于將空中、陸地和海上的人工智能制導無人機群有機結合起來,以提升軍隊的綜合戰斗力。如果成功,這將是一個可以改變戰爭形態的項目,也可能引領下一個軍事革命。
中美斥巨資發展,美擔憂:可能落后于中國
從中美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得出的成果也可以看出,雙方在這方面投資巨大。
華盛頓特區的喬治敦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從數百份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軍事采購記錄中可以分析出,在2020年的一個為期8個月的時間段內,美國和中國的全部已知合同中,約有三分之一涉及人工智能及自動駕駛器。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采購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在兩國的軍事采購合同中占據主導地位。
這一發現清楚地揭示了兩個全球超級大國如何把高科技如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行駛器納入其戰略規劃,以提升軍事力量。這也暗示了在當前以及未來的軍事環境中,先進的科技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盡管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提升了人們對其軍事應用的期待,但這同時也激發了美國的憂慮,他們擔心可能在這個領域被中國超越。
馬斯克做出預測,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存在一大障礙
馬斯克曾爆料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方面,美國存在一大障礙,那就是“缺電”。
馬斯克對美國電力供應系統的未來發展持有強烈的看法,他認為,美國可能會從“缺硅”轉變為“缺電”,而這個過程可能在未來兩年內就會完成。馬斯克認為,這種局面的出現將極大地阻礙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
馬斯克的擔憂并不只是停留在預測的層面,他同時也呼吁相關部門行動起來,提高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他敦促美國公用事業公司應盡快制定項目時間表,提升電力供應,確保足夠的電力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他強調,他最大的擔憂并不是電力需求增長的速度,而是這些公司缺乏足夠的緊迫感,對目前緊張的電力供應問題視而不見。
他預測,到了2045年,美國的電力需求將比現在增加一倍。在未來的二十五年內,這種需求的快速增長將使電力供應面臨極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電力供應問題,美國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將受到嚴重阻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