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楊瀟瀟 聊城報道
8月27日晚,歷時兩天的聊城新青年音樂節圓滿落幕。伴隨著兩天的連續降雨,很多樂迷用不同方式回憶了數萬人在雨中齊嗨狂歡的感受。而也有一位樂迷,在社交平臺發表了1000多字的文章,談到了他的一些現場體驗。
原文如下:
(資料圖)
我是聊城人,也同樣參與了此次音樂節,我是真的感受到聊城對于此次音樂節的真誠。
第一:全程有信號。不夸張的說是我參與的所有音樂節信號最好的一個,我頭一天踩點就看見了移動公司的車,后來才知道現場移動聯通電信全覆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現場直播完全不卡頓。我跟閨蜜視頻,她都驚訝的問我:現場信號那么好嗎?
第二:暖心服務。現場雨衣免費發,姜糖水免費喝,提前拉了科龍空調贊助(舞臺沒用上下雨下的冷),擺渡車司機給大家準備水桶涮腳,在前排有些樂迷想更近一些拍歌手,會讓前排安保拿著手機幫忙拍,前排安保也都是有求必應。
第三:警察、保安傾巢出動。我在現場看到了忠興,戎威遠,魯昌保安公司的保安,也看到了穿白制服的領導踩著泥視察,徒駭河邊封禁路段中間三米一個交警+他們的鐵騎,遇到社會車輛全部讓停在路邊,讓擺渡車先走,所以出門就上擺渡車,一點都沒堵。
第四:應急預案。有人問這種天氣為什么不取消,天氣預報報的只是雷陣雨轉小雨,誰也沒想到這場雨會持續下兩天,而且所謂眾口難調,在我身后幾個河南來的女孩說:還好沒取消,我當時想是啊還好沒取消,很多歌迷都是全國各地飛來的,大家機酒取消都是錢吶,盡管困難,聊城也拿出最大的誠意來應對,聊城調來了挖掘機在舞臺后方,就怕風大雨大舞臺坍塌,現場隨時抽水,第一天結束后半夜里就開始鋪墊砂石木板,所以第二天大家才能歡樂的開火車。
第五:好客山東,質樸聊城。群里有人說她遇到了本地的人直接開車送她到酒店,沒收分文,她說她還是滿腳泥;群里也經常能看到說可以帶幾個人回市區的,小事不足掛齒,但每個聊城人都在為這個城市努力。
第六:每組樂隊都太太太棒了,我以前參加的音樂節,現場音質忽高忽低忽好忽壞,后來我才知道有可能是樂隊沒有提前調試,我頭一天踩點的時候碰巧遇到石磊樂隊調試,真的是精確到每個音高了幾度,耳返聲音什么樣,什么出來的聲音比較干,一點點小細節一點點調試才能給我們呈現最好的舞臺,小剛老師上臺一直道歉說抱歉讓我們在泥里站了那么久,很多歌手都走出他們的小棚子站在外側舞臺和我們一起淋雨,每一組歌手都是最真誠飽滿的狀態為我們帶來最精彩的演出。
或許聊城有些地方做的還不盡人意,但聊城絕對是拿出了百分百的真誠,大風大雨沒有出租車和DD司機拒載加價,封路沒有社會車輛抱怨,一杯姜糖水或許抵擋不了我們現場的風寒,但相信一定可以暖你的心。
正好音樂節那天也是我的生日,有朋友,有親人,有我最愛的音樂,有難忘的“稀泥”音樂節,當小豬佩奇又怎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