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三早晨,美國勞工部發布針對非農數據的年度基準調整初值預期,給看上去一直挺強勁的非農數據“脫了點水”。
(相關資料圖)
(來源:美國勞工部)
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初步數據,今年的基準調整將下降30.6萬人,也就是說基準非農的下修幅度為0.2%。最終的基準調整將會在明年2月與2024年1月的非農數據一起公布,屆時將一并調整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共21個月的非農數據。
(調整的是這部分數據,來源:tradingeconomics)
作為這個調整的背景,勞工統計局每年會把3月的非農就業數據,與更準確但更新速度慢很多的季度就業與工資普查數據(QCEW)進行基準對齊。當三月的非農數據與QCEW進行對齊后,變化將按比例分布在以三月為結束的那一年內。
QCEW基于幾乎所有雇主都必須提交的各州失業保險(UI)稅記錄,旨在完全統計美國所有1100萬個機構/工作場所,并且有90%以上的響應率;與此相比,非農就業報告只調查66萬個機構,響應率也大致只有4成。
難以撼動貨幣政策的背景描述
換種表達方式來講,今天這個30萬的數據,約等于勞工部預期到2023年3月為止的12個月里,平均非農就業數據需要從33.7萬下降至31.2萬。
研究公司FwdBonds的經濟學家Chris Rupkey表示,自3月以來就業市場又增加了87萬個工作崗位,7月的授薪就業人數是1.56342億。當經濟停止增長時,會先看到非農業就業人數下降,但在這次基準修訂中沒有衰退即將到來的跡象。
對于更多研究美國宏觀的分析師而言,這兩天也在集體忙一件事情:調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預期。德意志銀行的美國經濟學家Brett Ryan表示,周三的基準調整并不會改變對美國經濟狀況的描述。他和他的同事依然認為美國經濟會出現衰退,但也承認短期內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已經在減少,他們準備等到一系列8月經濟數據公布后,再來重新評估一下這個預測。
小疑問:為啥拜登的經濟數據總是在發布后下修
趁著非農基準下修的事情,知名財經博客ZeroHedge指出,今年到現在為止一共有6個月的非農進行過修正,無一例外最后的結果都要比初值低,個別月份的下修可能要接近10萬。
按照非農數據的公布方式,在市場最看重的初值數據公布后,還會在后續兩個月里進行兩次調整。
(來源:ZeroHedge)
在過去幾個月里,這種情況并不是孤例。以新房銷售數據為例,今年前6個月的初值數據也無一例外最終全部被下修。這也顯示出,許多一度令市場驚訝的強勁經濟數據,其中有不少原本就是要在未來被“修正”的統計誤差。對于近些日子一直拿經濟數據作為競選策略的拜登來說,底層數據總是在公布后不停地被下修,恐怕會令“拜登經濟學”稍稍有那么一點令人難以信服。
(來源:ZeroHedge)
(文章來源:財聯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