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信星有多個身份。
他是信益資本創始合伙人、伙伴醫生董事長、“榮耀醫者”組委會秘書長;是有著近二十年銀行及投行業務經驗的“實戰家”;也是信息技術、大健康等領域的投資人;還是熱衷于公益事業的創業者。
職業生涯近20年,無論哪種身份,郝信星的初衷始終不變:以資本服務大眾,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讓更多人共享資本發展的紅利。
敢做“救火隊長”,成為最年輕的高管
在民生銀行內部,郝信星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救火隊長”。
2003年,郝信星大學畢業之后進入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很快便展現出審視行業、項目的前瞻性和獨到性,成為全行最年輕的高級產品經理。2006年下半年調任蘇州任行業部負責人,用了一年,將該行業部業務做到蘇州分行第一名。
2008年初調任總行出任項目組負責人,9個月完成從制度建設到系統開發,實現了行業新的突破。同年10月,被總行派往西安分部任總經理,總行要求按照當地業務情況在3到6個月內,對西安分部是否裁撤做出判斷。郝信星發現陜西省具備良好的業務條件,于是歷時1年零3個月,將西安分部的直營業務,做到系統內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國第三。
隆基股份是郝信星在西安操盤的大手筆項目之一。隆基股份是西安本地的一家新能源技術企業,彼時還只是一個初創公司。郝信星任職蘇州時,曾服務過隆基股份下游的一家客戶,深刻洞察到新能源產業鏈的機會。但是小公司沒有擔保抵押,招致了全行上下的反對。
郝信星敢于冒風險,對上下游進行實地考察、技術調研。打破“強抵押、強擔保”的老規矩,通過上下游聯動,以純信用貸款的方式,促成了行業內第一單供應鏈融資項目案例。
兩年后,隆基股份上市。如今收入高達500多億,成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成為民生銀行西安分部的支柱客戶。
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浙江傳統制造業、紡織業客戶屢屢破產、倒閉,出現了大量不良資產。2010年,郝信星“受命于危難之間”,出任杭州分部總經理。僅用兩年時間,將杭州分部的直營業務,做成超越北京、上海全行業績第一的分部。
郝信星以勤奮肯干出名。他做業務扎實謹慎,看好一個項目,常常不打招呼直接下廠調研。掐著秒表考察生產線;查水電煤成本、工人食宿狀態、出庫車次等各種數據;下煤礦,貓著腰走一個半小時;跑遍企業上下游,將企業經營情況“翻個底”。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規避了風險,也扶植了大量優秀的企業。
中國首單私有化項目——盛大游戲退市,是郝信星職業生涯的代表作。當天往返于新加坡,和陳天橋商談退市事宜。某銀行花了半年的時間沒有走完的退市業務,郝信星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從制度建設、合規到放款審批的全流程。
郝信星擅長創新,善于發現問題、捕捉機會,成為民生銀行的“拓荒者”。例如推動銀行電子化業務,獨立完成“銀關稅費通”項目,國際業務可進行網上結算,為進出口企業客戶提供了便捷的網上支付稅費的金融服務。
現在銀行業流行的“投貸聯動”策略,也是郝信星在民生銀行最早提出的。以“債權+股權”模式投資企業,既幫助企業成功突破融資困境,也分享企業成長紅利。承擔可控的風險,創造高額的回報。
2012年,分眾傳媒進行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由于盛大游戲的經驗,郝信星主導了與分眾傳媒的溝通。最終確定以“投貸聯動”方式,提供了一筆不菲的資金,參與了當時這場國內最大的杠桿并購交易之一,成了行業交易的典范,為民生銀行賺回了豐厚的利潤。
憑借過硬的業務能力,郝信星受到銀行領導層認可。以一年“跳”兩級的速度晉升,成為銀行體系中最年輕的高管。
延續輝煌“戰績”,締造經典投資案例
在金融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郝信星經歷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面臨過金融危機下的動蕩。
這段傳奇經歷,讓他感受到資本在推動產業發展、服務社會民眾的巨大能量。服務盛大、分眾、巨人網絡等互聯網企業和隆基股份、海康威視等技術企業的經歷,為郝信星提供了觀察新經濟的嶄新視角。他意識到技術創新的價值,并產生了投資前瞻產業的濃厚興趣。
2016年,郝信星投身投資行業,創立信益資本。他看好技術驅動型產業,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偏好投資具備可持續成長基因,能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聚焦信息技術、大健康、文化領域的投資。投資階段覆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Pre-IPO各個階段。基金LP和投委會包括中誠資本、信中利資本集團、周鴻祎、閻焱、張泉靈等知名機構投資者及專業投資人。
目前,信益資本已成功投資了美團點評、VIPKID、一下科技、摩拜單車、云天勵飛、量化派、智云健康、山石網科等項目。還和知名文化企業儒意影業成立了影視投資專項合作計劃,投資了包括《老中醫》、《風暴舞》在內的多部影視劇。
創新創業浪潮迭起。2015年,新京報發起了“尋找中國創客”創業大賽和報道。邀請馬云、柳傳志、王健林、李開復、沈南鵬、俞敏洪、徐小平、熊曉鴿、周鴻祎、郭為、雷軍等15名企業家和投資人擔任導師,聚焦產品、技術、商業業態創新,搭建創業服務平臺。
信益資本作為活動的管理者深度參與了活動運營。持續4年時間,共吸引8萬創業者,近400位優秀企業家、投資人和創始人通過線下活動與創業者交流。
信益資本聯合15名導師成立了導師基金,專門投資“尋找中國創客”活動中評選出的優質項目,如掌上糖醫、編程貓、Video++、躍盟科技、憶恒創源等公司。
在郝信星看來,金融從業經歷對其投資幫助很大。不僅樹立了對新產業的認知,培育了前瞻性認識,更懂得了如何在行業賽道中尋找到更優質的初創公司。
因此,投資初試身手,便延續了以往的輝煌“戰績”,基金整體管理業績上也處于行業頭部水平。目前,信益資本管基金IRR(內部收益率)超過20%,信息科技領域的投資標的幾乎全部獲得了下一輪融資,或已經完成了上市或并購退出,并有多個投資案例即將退出。
為患者謀健康,為醫者塑尊嚴
大健康是郝信星極為看好的前瞻產業。這個判斷一方面基于個人經歷,他曾深入服務過多家醫療客戶;另一方面是對行業趨勢的洞察,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療市場,健康服務正進入快速上升通道。信益資本成立了一支醫療專業團隊,投資了智云健康、掌上糖醫等項目。
出于對這一領域的長期看好,郝信星將之作為一生奮斗的事業。2016年創立信益資本后,同步啟動了“伙伴醫生”移動醫療平臺。
“伙伴醫生”著眼于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通過對體檢數據、日常生活飲食管理等方面,將數據檢測結果與日常膳食的平衡結合起來,多方面去提升一個人的健康指標。
郝信星致力于打破傳統醫療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局面,將伙伴醫生打造成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第三方醫療信息平臺。
為此,他的團隊耗費了一年的時間,整合了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國際頂尖的醫療技術,合作醫院達200家之多。目前平臺已有超55萬名線上問診醫生、1000位知名專家的醫療服務團隊。
郝信星認為,企業能夠持續盈利,一定是因為創造了長期的社會價值。因此做企業不能片面追求數字成績,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
“估值和利潤到最后,只會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如果企業對社會沒有實質性的價值,這串數字便沒有意義。”
基于這種思考,能夠體現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公益活動,便成為郝信星的轉型后孜孜以求的重要事業。
2016年,伙伴醫生聯合環球時報、生命時報推出了“榮耀醫者”公益評選活動啟動。曹澤毅、王隴德、詹啟敏、張雁靈、趙玉沛、喬杰、仝小林任輪值主席,郝信星任組委會秘書長。通過講述醫者故事,傳達“只有醫者有尊嚴,患者才有尊嚴,生命才有尊嚴”的尊醫理念。
自啟動以來,“榮耀醫者”每年一屆,已推選出600余位“榮耀醫者”,發展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者獎項。德高望重的醫學泰斗,業內公認的權威專家,醫術領先的醫界新銳,匯聚一堂,共同實現“塑醫生尊嚴,樹醫者典范,讓醫者榮耀,為患者謀福”的美好愿景。
經濟與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每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背后都能尋找到一條清晰的價值脈絡。
回望過去,郝信星既是一位“實干家”,具有杰出戰略眼光和執行力,在金融市場戰績顯赫;他也是一位“拓荒者”,擅長創新、敢為人先,多次力挽狂瀾,打造行業先鋒。
展望未來,郝信星將繼續深耕信息科技投資、醫療創業及健康公益事業,與時代大潮一同翻滾。通過信益資本,以資本力量促產業發展、創社會價值。通過“伙伴醫生”及“榮耀醫者”,為患者謀健康,為醫者塑尊嚴,為醫療事業發展賦能助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