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良好,有力提升了產業融合創新水平,有力加快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有力推動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
日前,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產生更多的實際應用場景,這些發展會呈現更多的好應用,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載體、平臺和融合的空間。”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制造業的占比比重對世界制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
工業互聯網一頭連著傳統工業,一頭連著新技術,已成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表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5G+工業互聯網”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支撐。智能制造其實就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強大的工業人工智能賦能,需要強大的工業大數據賦能,需要強大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沒有強大的5G和工業互聯網,就沒有真正的大數據,就沒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就沒有新一代智能制造。”他說。
據了解,目前國際領先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連接設備數量已達到1000萬臺,多為大型設備。我國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平均設備連接數正在邁向百萬級,處于快速增長期。
在手機產線上,傳統布線達到9萬米網線。產線每半年隨新手機機型的升級需要進行調整,每次調整需要停工兩周。以每28秒一部手機計算,一天停工影響產值達1000多萬。通過5G技術實現產線各類設備無線化柔性連接,每次調整時間從兩周縮短為兩天,對產線價值巨大。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新一輪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經濟社會邁進“數智化”時代,以5G、云、AI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快速更迭,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5G作為新基建技術,通過柔性采集、高速傳輸和及時計算等特性,與不同工業應用結合,幫助企業加快生產要素互聯和生產數據獲取,帶來生產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和實時優化的可能,加速打造制造行業數智轉型的數據底座。
丁耘說:“5G的發展需要全產業鏈的力量。2021年,華為將和運營商、產業鏈的共同攜手合作,一起點亮1000座5G智慧工廠。”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石友康指出,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為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了現實途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加速推進,融合應用走向實踐。“5G加速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推動、企業實踐、與應用場景,并為下一階段5G智能制造進一步深化發展,提煉出產業界共性網絡需求和融合發展路徑。”
石友康表示,隨著“5G+工業互聯網”建網模式逐漸清晰、終端產品逐漸涌現、融合標準體系穩步推進,5G智能制造的廣闊前景已經展現,未來任重路遠,仍需多方攜手持續推進。
據記者了解,2020年12月,《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頒布,提出持續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深化核心應用等方面的內容。截至目前,我國近30個省市明確對“5G+工業互聯網”方向的政策支持。
隨著5G落地不斷帶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中國制造”正在高速轉型為“中國智造”,5G、云、AI、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制造企業智能化升級的催化劑,推動企業邁向萬物互聯、萬物智聯、萬物智控的智能制造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