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國家醫保局等28個部門研究制定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公布,其中第二項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實施方案》明確,出臺互聯網診療服務和監管的規范性文件,推動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規范發展。出臺電子處方流轉指導性文件,完善技術路線設計,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促進藥品網絡銷售規范發展。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機構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定點。打通互聯網醫院和實體醫療機構的數據接口,逐步推動醫保數據互聯互通,促進健全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等。
大家醫聯創始人、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宏濤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有兩個難點,一個是互聯網技術能否支持專業的問診功能,目前正在從慢病、復診向初診試點,另一個是推動互聯網醫療與線下醫療體系打通,如接入醫保,培養人們使用互聯網醫療的習慣,這需要多個部門的聯合協作。
《實施方案》提出,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孫宏濤表示,互聯網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有望重塑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模式,發揮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率的重要作用。醫保支付作為互聯網診療中的關鍵,已經在多地陸續落地,使互聯網診療擁有了形成閉環的條件,部分醫療機構已能提供患者在線問診、線上支付、藥品配送到家的服務。
近期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超過1100家互聯網醫院,7700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線上服務。三級醫院網上預約診療率已達50%以上,3300家醫院將分時段預約診療精準到30分鐘。9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實現了院內信息互通共享,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的地級市2.4萬余家醫療機構,30個省份已經建立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
北京看懂研究院醫療研究員陳喬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醫療規模的擴張,市場參與者也從醫療機構向醫療產業鏈延伸。多部委共同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不僅從政策上明確了對互聯網醫療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提出許多具體落實方向,如推動智慧醫院建設,優先推廣心血管疾病的智慧監測和醫療服務等,這對于提供醫療服務和慢病管理的軟硬件服務公司,都是極大的利好。
陳喬珊說:“針對互聯網醫療服務,有相關的問診咨詢、網上購藥,這帶動了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藥品零售產業發展,互聯網醫療產業呈現出越來越多的連接路徑。”
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副主任醫師吳曉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單純的線上問診只能解決即時健康咨詢,還不能滿足患者用藥、健康數據追蹤等需求,而基于慢病管理的健康監測等醫療需求,十分適合與互聯網醫療結合。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打通線上診療與線下藥品零售和醫療數據后,會提升互聯網醫療的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