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應用程序(App)隨時彈出廣告,用戶點擊“關閉”卻直接跳轉到廣告頁面;個性化廣告推送泛濫,消費者需經過十幾個步驟才能暫時將其關閉;虛假廣告肆無忌憚,消費者不勝其煩……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發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指出,58%的App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在用戶與手機如影隨形的今天,手機應用中“關不掉的廣告”成為一大弊病,不僅直接侵害消費者權益,也阻礙了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
App廣告與每個手機用戶息息相關,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有可能帶來大麻煩。廣告的精準推送無孔不入,由此可能產生個人信息泄漏風險。App中虛假廣告的監管缺位也極易誘引消費者“花冤枉錢”——五花八門的網絡貸款、一擦即凈的護膚品、3秒聚熱的保暖內衣……不少平臺只顧發布不顧監管,最終后果全由消費者承擔。
為何App廣告的問題如此之多?這與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模式有關。“賣廣告”是互聯網企業實現“流量變現”的重要方式。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互聯網企業爭奪的重要資源,誰掌握了更多、更詳細的用戶數據,誰就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互聯網企業可以根據用戶聊天內容、使用習慣等數據構建詳盡的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營銷。也有頭部企業走向“數據壟斷”,憑借獨家海量數據獲得市場優勢,帶來不少市場競爭秩序、市場資源配置問題。
據悉,中國市場上可監測到的App已超350萬款,且還在持續增加。為維護互聯網經濟良性發展,撕除互聯網“牛皮癬”刻不容緩。近日,工信部制定發布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10項標準和《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范》8項系列標準,以規范App個人信息使用。國家網信辦也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必要個人信息范圍(征求意見稿)》,推進移動應用程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首批清理處置105款違法違規移動應用程序。監管部門出手,為整治App亂象打造硬核標準,切實保障用戶權益。
互聯網經濟的繁榮,不應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為代價。希望在日益完善的政策監管和日益提升的技術監管之下,互聯網企業經營更加規范,從而推進中國互聯網經濟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