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非洲國家開始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抗疫措施,建立數字抗疫平臺追蹤病例。但各國高速網絡覆蓋率較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
日前,國際發展機構“發展創新洞見”(Diinsider)舉辦網絡研討會,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在非洲分享抗疫經驗、傳播防疫知識的案例,并就如何借鑒中國數字技術發展經驗幫助非洲遏制疫情、跨越“數字鴻溝”展開探討。
“云援非”分享抗疫經驗
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突出。研討會上,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副教授張艷茹以浙江省為案例,介紹了中國與非洲數字抗疫合作成果。她介紹說,浙江省憑借自身數字經濟發展優勢,積極鼓勵省內醫療機構、民營企業和援非醫療隊等多方參與“云端”援非抗疫,通過建立網絡健康平臺、遠程培訓醫護人員、發布疫情防控數字化成果等方式,有效助推非洲衛生防控體系建設,為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了“浙江力量”。
張艷茹表示,阿里健康建立“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并發起非洲醫護培訓計劃,目前已在線培訓超過3000名非洲醫護人員;微醫集團旗下“微醫全球抗疫平臺”還攜手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共同舉辦系列公益遠程講座,并依托平臺發布多語種《新冠肺炎防治知識手冊》。
借助上述平臺提供的技術支持,浙江多家醫療機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院應對策略》,并連線肯尼亞、南非等地醫務人員,從保護醫護人員的角度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同時,常駐馬里等地的中國醫療隊也借助網絡平臺與派出機構保持聯絡,并將國內防疫課件翻譯成當地語言,結合非洲實際條件介紹經驗。此外,一些在浙江的非洲籍醫生也通過網絡與家鄉連線,希望通過交流抗疫心得“云反哺”家鄉民眾。
“萬村通”傳播防疫知識
“萬村通”項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讓非洲1萬個村莊收看到衛星電視。據負責該項目的四達時代集團海外項目負責人馬紹勇介紹,目前“萬村通”項目一期工程已圓滿完成,非洲23個國家的10112個村落已接入電視信號,每個村落都設置了公共區域電視。據悉,四達時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個國家擁有1300萬數字電視用戶和2000萬移動端用戶,已成為非洲大陸影響力最大的數字電視運營商。
馬紹勇在研討會上介紹,作為面向非洲的中國傳媒集團,四達時代利用其覆蓋范圍廣泛的優勢,制作《防疫日報》等多檔節目,每天通過電視和網絡以當地通用語言免費播出,向非洲民眾宣傳防疫知識。節目一經推出,受到非洲各界普遍歡迎。贊比亞信息與廣播服務部常務秘書馬魯蓬加對此贊不絕口:“四達時代作為媒體集團在防疫中扮演了重要戰略角色,向民眾傳播真實有效的信息,減輕了當地醫療系統壓力。”
“疫情期間正值非洲暑假,我們需要給孩子們一個待在家的理由。”馬紹勇介紹說,四達時代與非洲大學聯盟合作,開放了100多個免費電視頻道,為非洲青少年兒童播放教育和科普類節目,以豐富其暑期生活,減少外出感染病毒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西非區辦公室主任伊東表示:“非洲數字化教育資源欠缺問題亟待解決,四達時代在疫情期間推出教育頻道和內容及時適當。”
此外,四達時代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新冠自評測系統”。該系統可根據用戶在手機應用程序上輸入的癥狀等信息,判斷用戶是否需要到醫院做核酸檢測,防止大量病人因恐慌涌入醫院,擠兌醫療資源并擴大疫情傳播。馬紹勇表示,四達時代希望加強對非合作,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把中國抗疫經驗廣泛分享到非洲,推動非洲經濟社會盡快從疫情中恢復。
跨越“數字鴻溝”
來自肯尼亞的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芮婉潔在會上介紹說,疫情為非洲數字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摩洛哥衛生部建設了遠程醫療平臺,為患者提供在線服務;尼日利亞疾控中心建設了iQube實驗室,可直接處理各地針對疫情的應急請求;非洲還建立了一些電子商務平臺,部分消費品也提供了健康解決方案。
芮婉潔表示,非洲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消費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但是,非洲各國國情和政策迥異,貧困率較高,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發展數字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她強調,中國已成為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互聯網滲透率較高,數字支付發展迅速,非洲國家希望借鑒中國遠程醫療和電商減貧等數字技術發展經驗。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芮婉潔建議,非洲各國政府需要加強對數字技術的監管和支持,加快信息技術、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資數字化解決方案,并鼓勵更多民眾使用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掌握數字化技能。此外,非洲各國政府應鼓勵資本流向農村地區,讓數字技術觸及“最后一公里”,惠及更多非洲貧困民眾。張艷茹也表示,面對挑戰,在數字網絡普及、網速升級、醫療資源數據庫、醫療人才數字技能培養等方面,中非數字醫療健康合作前景廣闊。
“疫情危機之下,非洲已研發出一些創新技術的‘種子’。我們希望這些‘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最終形成一片‘森林’。”芮婉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