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對網購、旅游出行和生活服務三類手機APP。采樣測試,結果發現選取的39款熱門手機App中,有25款存在過度獲取用戶敏感權限的問題。經常會接到騷擾電話,或是“殺豬盤”、或是貸款,你的電話信息等,極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些APP泄露出去的。
之前,我們曾發出過同系列的文章,接下來將繼續為大家科普有關網絡信息安全的相關知識,我們即將開始的話題,關于“無良APP,它們如何獲取你的隱私信息”。
根據某項較為可靠的數據調查顯示,截止到2017年中國網絡黑產的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150萬,市場規模高達千億!誠然,筆者身邊也有曾經從事過這些行業的朋友,據他們的解釋,如大數據風控公司一樣,野蠻的用戶數據私下交易,在行業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當然,與網絡黑產獲取用戶信息的低級和野蠻,互聯網公司獲取用戶信息的手段則顯得有些狡猾。我來舉一些例子,我們在授權某個APP訪問我們設備內照片權時,或者是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與好友互動,又或者是無意間登陸一個網站,都存在信息被實時獲取的可能性。
很多業內人士非常反感這種數據的獲取方式,他們認為這種獲取非常的過度,因為數據也分為有效和無效,大多數企業對數據的使用率很低,就好像到用戶家里搜了一圈,拿走了許多,但有用的信息卻十分有限,這樣做既傷害了用戶,自己也沒得到什么好處。
而在這個過程中,誰又來問過我們是否愿意“交出”我們的隱私信息呢?
通過對于桌面端軟件的監測,我們也發現,現在幾乎所有的軟件都存在侵權的問題,甚至有很多軟件一半以上的帶寬使用的目的是上傳用戶的信息,他們不僅能上傳用戶在電腦中的數據,甚至還能夠記錄用戶的賬號信息。PC端的軟件情況如此,反觀移動端這種情況只會更加過分。
以臉書為例,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通過性格測試軟件,把通過臉書收集的5000萬用戶數據授予了第三方。而反觀國內,我相信每一個活躍在社交媒體的朋友,對于一些所謂的性格測試軟件都應該早就耳熟能詳了。
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類APP,都充斥著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小測試”。而估計很多朋友在急急忙忙進入之前,都沒有好好看到有“授權登陸”這幾個字。而你授權給了它哪些信息?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另外,我們在手機上安裝一款新軟件的時候,也會被要求訪問你的通訊錄和地理位置等信息,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用戶都會選擇“同意”。
“是否經過用戶允許”,確實是判斷企業使用用戶信息到底合不合法的重要標準,而作為用戶的你,也確確實實授權他們用了你的隱私信息,可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愿意用隱私交換便利呢?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不用隱私交換便利。
過度采集用戶的信息,在互聯網行業中是非常普遍的,另外一方面因為保護隱私意識匱乏,很多用戶可能在無認知的情況下簽下了“同意泄露個人隱私的協議”,像這樣的擦邊球行為在互聯網行業中是非常普遍的,各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協議中經常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文字游戲,而你在安裝的時候,又會花多少時間去看他們那密密麻麻的用戶協議呢?
關鍵詞: APP是如何獲取用戶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