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青
隨著二維碼支付的普及,另一種支付方式——刷臉支付也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在各大商店、餐館消費,我們不用打開手機二維碼,只是看一眼支付設備,就能輕松完成付款。消費者在感到新鮮、好奇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疑問。有人問,如此刷臉支付,真的安全嗎?
猶記得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所做的兩個實驗,主持人分別將照片處理成動態圖片、將觀眾微博照片處理成3D人臉模型,兩種方式均成功騙過了某支付軟件,進入了他人賬戶。某軟件隨后回應稱,人臉識別只是其多種保護中的一個環節,軟件還會通過人工智能、風控系統等進行全面監測,例如未用密碼登錄過的手機不能進行刷臉支付,小概率盜刷事件也會得到全額賠付等。言下之意,消費者對資金安全不必過度擔心。這一點固然重要,但必須指出的是,消費者在乎的恐怕不僅是資金安全,而是人臉識別一旦被濫用,我們的隱私將無處安放。
正如一些支付公司所承認的那樣,他們雖然有信心保障資金安全,但也不得不面對“小概率的盜刷事件”。而正是這樣一些小的漏洞,有可能隱藏著更為復雜的風險。例如,現在市面上的許多智能家門鎖、手機軟件等,使用的仍是比較簡易的人臉認證,只要給出一張照片,跟數據庫對比成功,就能順利登錄。同樣地,使用某些換臉軟件,犯罪分子可以輕易將經過深度偽造的內容,用以對當事人進行報復、傷害和詐騙。目前,已有許多案例得到推演,它們或許未曾實際地發生過,但也適時地提醒了我們,人臉識別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美好。
所謂人臉識別,關系到“生物識別信息”的安全問題。傳統意義上的個人信息,更多指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個人住址等物理信息,但未來意義上的個人信息,有可能是指人臉、角膜、指紋等這些生物信息。生物信息的最大特點在于,它能遠距離發生作用,而無需直接接觸。這意味著,政府、公司等機構和個人可能未經當事人同意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讀取并搜集其數據。在許多歐美國家,目前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遠遠壓倒了對技術收益的樂觀預期。而在我們這里,似乎許多公司陷入了技術狂歡中,只想要收益,看不見責任。
技術是一柄雙刃劍。今天,我們并不拒絕人臉識別帶來的便捷實用,但也不得不追問的是,這些生物信息會不會被過度地收集保存?一些企業有沒有合理使用信息的自律性、自覺性?就筆者個人觀察來看,情勢似乎并不樂觀。人臉識別在各行各業已經出現了規模效應,除了支付行業外,人臉識別進校園等都被“發明”出來了,甚至看個新聞APP也索要人臉權限。仔細想想,我們的人臉信息或許是交出去了,但它們會得到用心保護嗎?經驗告訴我們,有相當數量的互聯網公司只顧及流量,卻不顧用戶安全,只顧及體驗,卻不顧隱私保護。
回到刷臉支付上,在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同時,我們也不妨提醒一下它的壞處,并督促監管機制及時跟進。特別是監管部門,既要鼓勵創新,也要保持審慎,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則和技術標準,尤其要明確互聯網公司的責任,運用好天價罰款等手段,督促它們切實保護消費者敏感信息的絕對安全。
關鍵詞: 刷臉支付